时间:2021-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5分钟

近日,董明珠的一句“中国的汽车有一点粗制滥造”,在汽车界和网友中引起广泛争议。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董明珠提到,“我对中国的汽车行业,说实在话,我是不满意的,不满意在哪?因为它的精度不够,没有精准的模具,就做不到那么精致,磨合、配合就有差距,所以中国汽车有一点粗制滥造,但是成本并没有减多少”。

有网友夸她说出了大实话,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其中包括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以及东风汽车董事长竺延风。

魏建军第一个发声:“我并不认可董明珠的观点,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水平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竺延风说:“我反正没有造电器,我说不出电器。但我负责地说,中国汽车制造水平是世界水平。”

汽车媒体和不少网友也纷纷跳出来diss董小姐:中国汽车工业早已走向全球,达到顶尖水平。

凡事都要讲究证据。董明珠到底是“酸葡萄心理”还是恨铁不成钢?事实能说明一切。联系董小姐前后语言的完整表达,实际她批的主要是中国汽车模具,那么,国产模具真有那么不堪吗?

中国模具产值世界之最

所谓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格力在模具领域确实有所成就,其在全球空调市场的份额能达到20%多,精密模具功不可没。

我们必须承认,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汽车模具的设计制造上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显示,进口的依赖度达60%以上。

但是,我们能以此认定中国汽车工业的模具与中国制造的车型都粗制滥造吗?不一定。

从整车制造的层面看,以自主品牌销冠吉利为例,其春晓生产基地冲压车间的主要模具来自日本荻原、西班牙MATRICI等国际知名厂家,全线配备瑞士工业巨头ABB公司7轴高速机器人,整条生产线都采用了防尘降噪的全封闭式技术,具备比肩国际的生产制造水准。大量进口模具的引用,让吉利、长城、广汽等中国汽车品牌实现了整车制造层面的“质”的飞跃。

所以,说中国制造的汽车都粗制滥造,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

回到国产模具层面,据上汽大通副总经理王瑞告诉《钟叔驾道》记者,一二十年前,上汽通用关键模具是在日本开的,现在全部都在国内开。SGM的全球车型都是一个设计全球同步生产,模具在不同国家同步生产,中国生产的车比其他国家只好不差。

还有一组来自模具行业的数据:

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六国为全球主要的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生产国,其中,中国的模具产值为世界之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模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已从年的.31亿元上升到年的亿元。预计到年全国模具总销售额将达亿元。

(-年中国模具总销售额走势)

据海关统计,年我国模具出口总额为54.9亿美元,出口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达个,其中包括欧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浙江北仑、黄岩地区,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汽车模具产业集群。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模具企业和模具产品亦大幅增加。

汽车企业对模具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模具水平的提升。包括千缘汽模、赛科利汽模、天汽模、成飞集成、海尔模具在内的8年中国汽车模具20强企业正在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产品逐渐向中高档汽车模具转型,逐渐成长为奔驰、宝马、奥迪等中高档车企的供应商。

国内进口车或由中国机床造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提高。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出口在2年突破了万辆大关,随后在年-5年之间出现负增长,但6年开始又开始转负为正,8年出口量达.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奇瑞汽车、上汽名爵、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企业均有亮眼表现。

今年1月份,中国汽车出口增加16.3%至9万辆,开局良好。这些数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汽车正逐渐获得国外消费者的认可。

据了解,中国数控机床技术早已走向世界。早在年,中国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80%以上的外覆盖件是由中国制造的冲压设备生产。

在全球汽车生产供应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用、福特、日产、本田、铃木、奥迪、戴姆勒等国际巨头都将中国济南二机床纳入全球供应商体系。也就是说,国内的诸多进口车很有可能是从中国机床生产制造出来的。

目前,济南二机床已经跨入世界三大冲压制造商的行列。

另外,在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排行榜中,共有六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延锋,排名第16位,其他还有海纳川(65位)、中信戴卡(71位)、德昌电机(79位)、五菱工业(80位)和敏实集团(92位)。

不可否认,中国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实力与全球顶级零部件供应商还有一定差距,也不能否认中国目前依然有大量“低价低质”的汽车产品。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这些年里无论是国产模具的开发制造还是整车开发制造,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所谓“粗制滥造”,太夸张了。

往期精选

钟观

现代、福特在华“瘦身”,中国车市的多米诺骨牌已被推翻?

钟观

特斯拉都官降了,中国汽车界的“华为”何时诞生?

钟观

爱驰U5进军欧洲,醉翁之意不在酒?

钟观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动力电池企业纵横捭阖

钟观

聚焦两会:车界大佬们都说了些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