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中国影像方志》河北卷泊头篇

.12.:16

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

泊头篇预告片

商贾云集古有遗韵

泊头,因运河漕运而兴起,因古道驿站而闻名。京杭大运河通经泊头,使其一跃成为南北交融的水旱码头、水陆要冲。明洪武二十五年,在这里置新桥驿,又称“泊头驿”。泊头,就是“泊船的码头”。

铸造文化源远流长

泊头市博物馆中,有一个铸造文物展厅,其中,五代十国时期的铁佛,清代康熙郝楼铁钟等,都是惊艳世人的古代铸造珍品。

年,泊头人生产出毫米口径大阀门,填补了河北省工业的一项空白。《人民日报》进行了大幅刊载,轰动全国。

曾经漂泊四方的炉火,化为民族工业振兴的星星之火,点亮了泊头新时代的曙光。

泊头其杰英雄演义

沧州浓厚的尚武之风,促进了泊头武术的繁荣,为六合拳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六合拳,是沧州武术的一颗明珠,相传已有年的历史。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六合拳的精髓所在。年,沧州武术(六合拳)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爱国主义精神,为泊头六合拳注入了丰厚的营养与不竭的动力。当代泊头人,将家国情怀融入民族血液,共同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时代壮歌。

人文曲艺播馨流翠

泊头地区曾经是南运河船舶集中停靠的码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看到这里黑旗高跷的表演,曾大加赞赏,从此,黑旗高跷的表演套路和人物角色,便保留至今,代代传承。

每逢节庆,泊头百姓身着戏装和头饰,一手持马鞭,一手拉缰绳,伴随着锣鼓声声,小竹马热热闹闹的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泊头火柴亚洲称傲

泊头火柴厂,曾经是几代国人记忆中的一抹光亮和温暖,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缩影。

年,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中,泊头人创建了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这便是泊头火柴厂的前身,从此,这里生产的一根根小小的火柴,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儿”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泊头火柴日产量高达7亿根火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泊头火柴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火柴。泊头火柴厂的牌坊在大运河畔屹立百年,“燃尽自己、光照社会”的精神,正在薪火相传。

百业腾飞与时俱进

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年的沧州铁狮,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铸铁艺术珍品。然而,历经千年风雨,铁狮已残缺破损,锈迹斑斑。

为了传承沧州文明,弘扬狮城文化,年,沧州决定,重铸铁狮雄魂,这项艰巨的重任,落在了泊头人的肩上。

年12月18日,沧州铁狮再铸成功,其体积是原铁狮的1.32倍,净重百余吨,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整体浇铸体积最大的铁狮子。

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三痴斋”泥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三痴斋”泥塑用料讲究,经历百年不崩不裂,色彩明快,神形兼备,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泊头人还打造出美不胜收的运河文化景观带,成为人们文化休闲的新场所。

古运河畔,游客如织、花团锦簇,呈现出当代泊头的欣欣向荣,绘就出一幅生态和谐、物阜民丰的运河画卷。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来源:央视科教官微

编辑:张迪杨梓艺

编审:勾建华崔金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