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爱心模范”石立泉寻找49年前在阜城一家卫生院工作的救命恩人“李英忠”大夫 您在哪里?!母亲跟石立泉唠叨救命恩人的事。 周春旺摄“泉儿,你3岁时,得了中毒性痢疾,高烧休克,昏迷了一天一宿,最后把蒋坊公社卫生院的李英忠大夫请到咱家,又打针又针灸的,从中午一直忙活到第二天凌晨,你这才叫出一声‘娘’,活了过来。李英忠大夫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可不能忘了人家!”这是近50年来,蒋秀芬老人常跟儿子石立泉唠叨的事儿。对于这个救命恩人,石立泉也始终没有忘记,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但因线索有限,至今没有找到。眼看着母亲年岁越来越大,他想通过《衡水晚报》寻人。救活了人命就默默离开年12月31日下午,记者在市区见到了石立泉的母亲——80岁的蒋秀芬老人。她描述,她一家人原来住在阜城县蒋坊乡的石官庄村,她婆家有5个孩子,丈夫排行老大,石立泉又是长子长孙,家里人都格外喜欢。当时祖孙三代有十来口人,挤在3间土房里,虽然贫穷,但一家人非常和睦,其乐融融。可不想,石立泉突患疾病,让这个平静的大家庭一下乱了营。那是年,非常冷的一天,3岁的石立泉突然发起高烧,不久便惊厥昏迷,恰巧他的父亲出了远门,一家人围在一起急得团团转,不知道咋办才好。许多乡亲闻讯纷纷前来看望,有的说是“吓丢了魂”,还拿起笤帚帮着“收”,可这种迷信的方法非但没有奏效,石立泉的病情反而加重,几乎感受不到他的呼吸,并很快没了知觉。这下家里人彻底慌了,蒋秀芬心里也咯噔一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在关键时刻,有老乡想到了原蒋坊人民公社卫生院的李英忠大夫,便起身去请。晌午刚过,李英忠大夫就匆匆赶来。后来,蒋秀芬才知道,当时,李英忠大夫因莫须有的问题还在被审查,活动并不自由,但听说要救人命,丝毫没犹豫。经李英忠大夫确诊,石立泉患的是中毒性痢疾,情况相当危急,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导致死亡。打针、针灸……李大夫一直忙活到第二天凌晨。“娘,我疼!”当石立泉嘴里冒出这句话时,大家都欢呼起来,“这下好了,人醒了!”“得救了!”蒋秀芬也激动得流下热泪:“多亏了这位神医呀!”石立泉转危为安后,李英忠大夫开好药就起身离开,冒着严寒返回五六里外的卫生院。蒋秀芬老人回忆:“当时他没吃一口饭,也没要一分钱……”“助人为乐”的美德一直影响着石立泉“这些年,李英忠大夫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美德,一直影响、鼓舞着我,我一定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石立泉是这样说的,平日里也是这么做的,他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石立泉小时候就经常帮助石官庄村的石德福、李英等孤寡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担水、拾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参加工作30年来,他经常照顾谷长庚、梁玉琴、弓二印等空巢老人,以及马文考、李长荣、刘子玉等伤残困难家庭;每逢重阳节,他还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光荣院、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另外,石立泉还是一位红色收藏爱好者,他收藏的红色书籍、报刊有多册,每年都自愿到社区、企业、军营和学校等地方,义务举办红色收藏展,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使成千上万的群众受到了教育,分享到快乐。其实石立泉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住在路北街道京华社区,是衡板公司的退休职工,妻子下岗20年了,平时省吃俭用,多年也不添件新衣服,不吸烟,不喝酒,对自己很抠门。但当别人有困难时,他便会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因长年坚持做好事,石立泉先后获评路北街道“爱心模范”、河北钢铁集团“道德楷模”、衡水市“十佳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一直心怀感恩,就想当面感谢他”10多年来,石立泉一直在寻找李英忠,或通过阜城县的亲朋好友寻找,或到村里跟老人打听信息,但因“李英忠”的名字只是根据听来的音儿推测的,具体哪几个字并不能确认,加之时间长远,线索很少,一直也没找到。石立泉父亲说,李英忠是阜城人,在县城东部某个乡镇,但具体哪个乡哪个村不知道;也有知情人说,老人应该是沧州泊头市交河镇人,但具体哪个村也不清楚。石立泉还打听到,当时蒋坊人民公社卫生院的办公地点在罗村。石立泉说,当时家里人让他称呼李英忠为大爷,如果健在的话,今年老人家应该有83岁左右,性格直爽,有个典型特征是尖下巴。“人家救了咱,咱一直心怀感恩,就想当面感谢他,帮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以后有啥事就当亲戚走了!”当被问起为啥要寻找恩人时,石立泉如是说。来源:衡水晚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