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身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志存高远、心向光明的教师团队,特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展播活动,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优秀教师——徐金秋。 个人简介: 徐金秋,泊头市光明小学教师,沧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泊头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沧州市骨干教师,沧州市优秀通讯员,泊头市优秀班主任。十余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辅导的学生习作有数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指导的学生习作和征文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做好我自己 荆楚大地瘟疫袭,冠状病毒锁江城。同舟共济总动员,四海同心来防控。学校停课不停学,网课生活悄然兴。工作脚步不停歇,做好自己一定行。 一、自制微课,为单调的网课注入兴奋剂。 大年初二,他报名参加了鲲鹏网络研修群公益授课活动,经过数日准备直播课例《找春天》,得到了群内几千个孩子的喜欢。以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培养读书习惯为出发点,自制两节微课,并发至研训中心教研员,与全市语文教师分享交流。除此之外,他录制期末专题复习课7节,还录制了绘本写话课、趣味古诗背诵课、电影欣赏课等诸多课型,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网课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云端和老师相会。 二、特色作业,带领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 面对网课的现实,他组织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特色作业展示,用思维导图梳理积累词语,用气泡图、花瓣图学写生字,偏旁开花、创编歌词、绘本写话等等,每一次作业都通过美篇整理展示到家长群,一个学期共整理特色作业11次。一张张设计精美、信息丰富、书写工整的作品通过不同渠道展示后,分类保存作为日后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写日记已经成了他所任教班级的常态作业,已经整理出数期日记,分别拟定主题:《不一样的春节》《中国年,怎么过》《早春飞雪》《疫情中的所见所闻》《美丽的校园,我想你》《说给老师的话》等,书写了孩子们在家学习的心声,让孩子们对生活有了深入的思考。 三、坚守阵地,让网络学习落地生根。 他精心挑选课程资源,每节课之前,给家长发布学习要求,也就是这节课的保底要求,上课过程中,他和家长学生同步观看,边看边梳理课堂教学环节和重难点,课堂上及时和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意识到我和他们一直在一起。课后作业的检查布置,采取了多种形式,家长互相检查、轮流更换小组长检查、同桌互查等等,无论什么样的形式我还是不肯放过家长发的每一张作业图片和每一条语音信息,及时指出作业中的问题,并就共性问题及时讲解。一天下来,眼睛干涩,真的不愿意再触碰手机。即使在病房里陪伴生病中的老人期间,他依然没有放过家长发来的每一张作业图片,病房写就的教学设计,回想起来那也是很有意义的存在。网课即将结束时,一位家长在整理孩子的网课作业时感慨道:几个月下来,老师批阅的作业图片已有几万张,老师的辛苦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四、笔下有光,在写作中重塑自我。 读到太多的抗疫诗文,“医生诗人”龙巧玲的文字触动了我,艰苦的岁月里,她依然爱着文字。当看到《泊头力量》用长达20期报道梨乡人民为防疫捐赠时,他写了小诗《致敬捐赠者》,刊发在《尚峰雅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