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腊八节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腊八节”。此时正值寒冬之际,俗谚“腊七、腊八,冻死一家”。这天早晨,居民喝由小米、红枣、绿豆、黄豆等五谷杂粮熬成的“腊八粥”。这天以醋腌蒜做咸菜,称为“腊八蒜”。祭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灶王爷忙碌了一年,要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人们要用糖瓜祭灶,让灶王爷吃些甜的,汇报工作时为人间、为黎民多说些甜言蜜语,使玉皇大帝赐福,求得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这天,各家在娘家串亲的媳妇都要回到婆家。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原为农历元旦,民国初改称“春节”,俗称过年。自腊月中旬开始赶年集,办年货,准备过年食品。年终,多打扫房间,杀猪宰羊,做新衣。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为除夕。“家家贴门神、易桃符、换新联、焚松柏、燃爆竹、祀祖先。”小孩穿新衣新鞋。商铺清理欠帐。农人列炬于田,谓之“照青”。游子皆归,万家团圆。晚上辞岁设酒,举家欢饮,通霄达旦,俗称“守岁”。所有屋室皆张灯一夜。大年初一,尚早起,烧香上供,燃放爆竹。吃饺子前,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饭后,兄弟叔侄为同族或街坊长辈拜年。街上相遇,互相作揖道贺。该日禁忌啼哭或打碎物品,妇女忌拿针线,煮饺子须由长辈及男家长煮,忌说“破”“少”“多”之类。初二以后,开始走亲拜年,初五再吃饺子过“破五”。之后,乡间请戏班唱戏说书,或耍龙灯、舞狮子,开展娱乐活动,直至正月十五,甚至正月二十五或“二月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旧时称为上元节。“邑中旧俗元宵为灯节,村人以棉花籽碾碎拌油以纸包之,其大如桃,助以鼓乐燃放遍野。十四夜为神灯,十五夜为鬼灯,十六夜为人灯。相传神鬼收烟由来已久。”元宵节男女街游,谓之过桥走百病。元宵夜吃元宵(汤圆),以示一家团圆和睦。元宵放灯,或举办灯会,开展踩高跷、跑旱船、舞龙灯、耍狮子等民间娱乐活动,一些铸造业集中的乡村,还有打树花的习俗。 打囤正月二十五打囤。日出前,用灶膛灰(现多用粉笔)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画一个圆圈,比作粮仓,包些米、豆等,搁放在所画圆圈的中心,用砖块压好,谓之打囤。打完囤男主人还要燃放一挂鞭炮。打囤的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仓满囤足。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将打囤的内容逐渐丰富,除了最初粮食囤之外,有的囤里盛放铜钱、纸币、饰物、糕点等,分别代表金囤、财囤、宝囤和美味囤。 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节。旧时,“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祈求年丰。早晨起床前就要敲着炕头、炕沿,念叨:“二月二,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这天中午吃粉团糕,混沌或面条,谓之食龙骨,龙耳,龙须,以祛除百病。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春节期间,泊头还有哪些传统习俗?请大家在文后留言。 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