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德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赵金豹的书桌上,一本《弟子规》、一本《稻盛和夫自传》,平整地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从泛黄的书皮中不难看出,书的主人对这两本书的喜爱程度非同一般。“我基本上每天都会翻看这两本书,”赵金豹说,“这两本书就像我的老师,一个教我做人,一个教我经营。” 1把《弟子规》当成企业的管理守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不仅为人们带来了银装素裹的美景,也带来了大范围的降温,在位于泊头经济开发区的河北德道厂房里,寒冷并没有冻住德道人生产的热情。在公司总经理赵坤的带领下,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调试一批新设备,而这批设备也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产。 望着眼前的场景,赵坤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他刚来德道的时候。3年前,赵坤刚被聘请担任总经理一职,就遇到了一个急活,在为通用公司交货前,生产产品的模具坏了,此时已经是下班时间,无人可用。“勿畏难,勿轻略。”这是赵坤进入德道后,从《弟子规》中学到的 个守则,在这条守则的影响下,赵坤亲自对损坏模具进行修复,直至凌晨4点完工,他的这种不畏难、肯吃苦的作风也赢得了车间工人信服。 在德道,员工人手一本的并不是公司规章制度,而是经典传统著作《弟子规》,员工不仅要熟读,而且都要深入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企业发展需要真正以一当十的人才,对于人才任何企业都求知若渴。正是越需要人才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越要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赵金豹说道,“分析一下我们对人才的考量标准是什么?我们即将招致麾下的人才人品如何?人品是最基础的基础,企业需要的是能人中的好人,好人中的能人,而非仅仅是能力出色的人。 在赵金豹看来,当下企业普遍比较注重员工 的专业技术培训,而忽视培养员工的企业责任感。员工一旦消极怠工或者跳槽,将造成企业技术的流失。而员工通过学习《弟子规》,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学会把握做人的底线,对培养员工的企业责任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2向稻盛和夫学经营每个人在少年时代基本上都会有崇拜的偶像或者是学习的榜样,而 的实业家稻盛和夫就是赵金豹一直学习的榜样,“他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强。”赵金豹说。 稻盛和夫曾在自传中写到: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赵金豹在企业的经营中,充分地将这个理念融合在自己的经营模式里,激励员工热爱自己的岗位,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把创新所得拿出来,与员工一起分享,让员工为自己而工作。 车间主任李兴金是厂里的老员工,他在工作中通过对神龙B51保险杠上的一个零件进行改进,使新品比原来的产品节省20%至30%的原材料,不仅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从奖励创新政策实行开始,在企业里真是掀起一股创新热潮,仅仅半年时间,就发生了十几起对产品改进创新的事件,为企业增加了十几万元的经济效益。”赵金豹说。 3文化成为企业灵魂来到德道办公楼前,一个类似汽车的标志格外醒目。“这是我们公司的LOGO,看似是一个汽车,其实它还是人品两个字的变形组合。”赵金豹一语道破德道标志的天机,“这个标志也表现出了我们的企业文化:道德人,德道事,德道人,道德事。” 走进德道的办公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国学格言随处可见。正如赵金豹所说,“我们以《弟子规》等传统国学作为企业文化,员工从入职开始到日常工作,不断学习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已经融进每个员工的血液”。 此外,公司还设立了感恩谢语墙和图片墙,很多员工把同事间日常活动照片和亲笔写下的感谢卡都在墙上展示出来。“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谢谢你们。”“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在这里让我感到了家的温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和团队的合作。让企业善待员工,让员工视企业如家,就是国学在现代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规章制度都无法比拟的。”赵金豹说。 编辑/小陈志锋“泊头力量”泊头最权威政务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