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全方位总结27 http://www.guijiaa.com/gjgx/5503.html 泊头是有着多年历史的城市。说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淮之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河济间指今天的山东、河南和河北的中南部。泊头,正是当时梨树的集中种植区域。东汉名士公沙穆“寓居建成山中,依林阻为室”,足不出户,读书修业,以种植果树为乐,那时的建成就是现在泊头齐桥一带,东汉时期,齐桥已是果树繁华,景色清丽风景宜人之地,贤达寓士都愿隐居此地。春风拂动,琼雕玉砌般,银装素裹,含烟带雨,飞雪铺地。文人雅士闲居梨园,饮酒赋诗,兴尽酒至,醉卧树下。- 金时有个叫许古的人在外地做官,每年春季都要乘舟而回,邀友聚朋,赏花赋诗。晚年解官回乡,在梨园建一草棚,栖居于此,有位画家朋友为其画了一副《许司谏醉饮图》,画为一株古老绽放着雪白梨花的梨树下,许司谏一手握着酒壶,斜卧着半醉半醒。好友李俊民见到此画兴致而来当即题诗:- 一- 席地风光引兴来,- 不醉白发被春催。- 眼前有句贪拈掇,- 闲却梨花树下怀。- 二- 断蓬踪迹寄天涯,- 老之情钟恋物华。- 回首锦江春寂寞,- 一怀愁里赋梨花。- 哪里是“一怀愁里赋梨花”呀,分明是被泊头这特有的风景所陶醉。梨花仅仅是吸引商贾往来文人墨客留步赏景的独特一角,从这些官宦商人的流连忘返中,可叹当年百姓安业经济繁荣昌盛之状。 泊头解放后才设立泊头市,年隶属交河大县管理,年国务院决定恢复了泊头市建制,所以泊头市是年轻的老城市。泊头市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的县级市,冠名“中国之最”的企业就有多家,农业方面,泊头有着“中国鸭梨第一乡”的美誉。古人醉卧梨花下,今人也被泊头鸭梨的甘甜香脆吸引,因此泊头种植鸭梨达25万亩,出口到多个国家。工农业的兴盛必定会引领着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并繁荣。 经济的发展必定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的进程,文化繁荣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经济繁荣必定源于文明的社会,“文明始于心,厚德见于行”,弘扬并传承这种美德的必定是教育了。只有重视教育,才会有文明社会的凸显,经济才会更加昌盛。古时候学堂私塾已遍及泊头境内,民国初年,学校就已经在各村建立。 河东大小学建于年,是泊头市最早的一所小学,同时河东大区又是古运河码头所在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运河沉重的文化积淀滋补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河东大小学也传承了古朴善学的遗风,迈着踏实又厚重的脚步走进了泊头市名校之列。 河东大小学把泊头市的风物人情,发展源起,名人盛事集于此,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并记住这方土地的文明和繁荣,让他们记住历史就是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担当、学会如何撑起文明的脊梁。 学于斯,鉴于斯,方能悠久。 本期编辑:郭俊峰张振芬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