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运河古驿源起

泊头,一颗镶嵌在运河岸边的明珠,历经千年风雨,咏唱出灿若星辰的厚重底蕴。碧波连绵,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南通齐鲁,北达京津,运河重镇,古驿新城。万顷梨园花似玉,春来如海香醉人。金秋梨子熟,硕果累累,如诗如画。

千年铸造辉煌,铁花飞舞,重铸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08吨沧州铁狮王一次浇铸,世界之最。森林覆盖率40.2%,冠绝全省平原县市,“铁腕”治污,绿色崛起,环保除尘“制造”新机遇。近年来,泊头市围绕“运河古驿、鸭梨之乡、铸造名城、环保新城”四张城市名片,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一个“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清晨,薄雾轻笼在运河上,年过古稀的王宝和老人提着鸟笼像往常一样在河边遛早儿,不时与“遛友”打个招呼,对于他来说,这条静静的运河有着鲜活的难以割舍的记忆。“俺家多少辈儿都住在运河边儿,这有十几尊镇河石龟,那有个渡口……”在老人的回忆里,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慢慢有了生气。其实对运河有着深刻记忆的何止老人一位,大运河在祖祖辈辈泊头人的生命里刻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

泊头,因运河漕运而兴,因古道驿站而闻名。始建于东汉,正式建镇于金代。后京杭大运河通经泊头,使其一跃成为傍水而筑、南北交融的水旱码头、水陆要冲。境内外商人乘其便利,在泊头设肆建栈,南方的稻米、丝织品、漆器、瓷器等各类商品迭次运来泊头,转销于河北中、北部地区,而泊头周围地区的粮食、鸭梨等土特产品及铸造铁器借此外销。自金代始,朝廷在泊头运河岸设立新桥镇,并设有巡检司等府县派出机构。明代交河县知县武聪在运河东修新桥水驿,后改称泊头驿,管理天津至德州的运河漕运。依托运河漕粮业,泊头迅速发展起来,由一个水运码头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清时已是“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所未有”。清后期便已称“运河巨镇”。民国初期,则“东西两岸殷实,商号不下千余家,轮舶辐辏”,成为津南地区第一大商埠。

千百年来,在因河而兴的历史进程中泊头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诚信重义的商业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饶有情趣的人文文化、包容和谐的宗教文化,各种文化相互影响交融成泊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丰富的渊源。

近年来,以运河为依托,泊头市委、市政府按照“水林相依、水绿相映”的宜居发展思路,全力构筑“一环、一轴、五园、九廊、多点”的城市景观体系。其中,规划实施的运河景观带项目,北起廊泊路,南至胜利桥南,全长米,规划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体结构为“一带”(运河景观带)“五区”(果林、水体、休闲、文化、郊野主题功能分区)“七点”(景观带中七个景观节点)。景观带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风景审美资源,是重要的城市绿道和遗产廊道,被众多市民誉为“城市项链”。泊头还通过植绿、造景、蓄水等方式,充分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彰显泊头运河文化,又与绿化亮化等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地绿水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鸭梨之乡名扬

泊头以“中国鸭梨第一乡”闻名于世,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孕育出“鸭梨”这一精品。据史料记载,泊头鸭梨种植可溯及汉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泊头梨好吃,梨花之美更是一绝。“河上花,天水浸灵芽”“梨花香透千万家”。每年四月,千树万树梨花开,万亩梨园繁花似锦,吸引众多海内外朋友光顾梨乡,一览花姿梨韵,驻足穿梭。金秋九月,梨乡泊头硕果满园,中外嘉宾,共享金果馨香,流连忘返。

近年来,勤劳智慧的梨乡儿女以饱满的热情做大做活梨产品这篇大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他们积极推广鸭梨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绿色名牌战略,参与制定鸭梨标准化生产国家标准,推广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销售、储藏、加工等环节实行了标准化管理,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技术上采取统一肥水、统一修剪、统一套袋、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摘、统一储运销售的“六统一”种植标准,梨树栽培品种、规模逐年扩大,鲜梨品质不断提升。由此泊头市被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泊头鸭梨”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鸭梨产业因此成为泊头的特色支柱产业,有“中国鸭梨看河北,河北鸭梨看泊头”的说法。目前,泊头市鸭梨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鸭梨40多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现有较大规模的果品龙头企业50余家,具有果品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0多家,每年有7万多吨鸭梨,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打入美国沃尔玛和法国家乐福等世界顶级连锁超市,占河北省出口量的60%,年创汇多万美元。

“如今,泊头已经不局限于鲜梨产销,还做到了‘请梨入瓶’。”汇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风趣地说。为了促农增收,他们大胆创新,让无公害鲜梨“长进”酒瓶中,待成熟后灌入原酒,使得传统鸭梨身价增长十多倍。当地果农对这种具有艺术和收藏价值的酒称为“瓶梨”酒,每年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产值达多万元。同时,河北丰特果蔬汁有限公司由梨果深加工而成的浓缩梨汁源源不断地运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丰特公司每年可消化梨果10万吨,年设计生产浓缩梨汁1.5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年可创汇多万美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果农增收万元。

铸造名城辉煌

“哪里有铸造,哪里就有泊头人”,这句俗话广为流传。泊头铸造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年在泊头西部出土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铁佛,成为泊头铸造史的有力佐证。

据明史料记载,“交河东,乃九河之交,十有九涝,黎民多有外出谋生者,以冶铁为最,近至州府郡县远到南洋文丽”。“打行炉,倒犁铧”,是泊头铸造人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行内话。当年的手艺人少则十来人,多则二十来人,以扁担、独轮车为工具,带上风箱、炉子等用具,夜行日作,流动作业。千百年来,他们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虽然这些老手艺人的身影已经隐没在历史的背影中,但是他们却为中国铸造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国二十一年,交河县历史资料这样记载了当年泊头铸造业的繁盛,“县民营生铁厂者约计六百余家,资本总额在三百多万元,工徒不下四五千人,在河北实执冶铁之牛耳”。天津三条石第一个铸造坊秦记铁铺为寺门村镇西望店人秦玉清创办。上世纪30年代,泊头人在三条石创办的铸造厂已发展到四十多家,为北方民族工业的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天津、长春、沈阳、北京等地的铸造厂多由泊头人支撑局面。年,泊头为邯邢钢铁基地生产了毫米的大阀门,轰动全国,《人民日报》大幅刊载,时任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两次来到泊头视察,称赞“泊头人民有志气”,为泊头铸造增添了一段佳话。

近年来,泊头市加快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对引进项目、企业提档升级、科技研发、技改投入和节能减排等进行奖励补贴,大力发展以汽车配件、精密铸件、机电设备零部件为主的中高档铸件,实现由“泊头铸造”向“泊头制造”转变,使铸造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规模迅速扩大。到目前,泊头市铸造业拥有熔炼设备多台套,理化室60多个,光谱分析仪30多台,树脂砂造型、熔模造型、实型铸造、精密铸造等先进工艺已广泛使用。多家铸造企业与清华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年,泊头铸造工艺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铁冶炼技艺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和年,中国铸造协会先后授予泊头“中国铸造之乡”和“中国铸造名城”称号。

今年初,泊头市围绕“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全面开展铸造行业大气污染整治工程,在国内率先制定并实施了《铸造行业达标条件暂行规定》,加快铸造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共完成冲天炉治理家,改电炉家,关停家,走出了一条铸造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到目前,泊头市年铸造设计生产能力多万吨,产品有机械机床、模具、园林、汽车配件、冶金、工艺品等十多个系列、几千个品种,出口到欧美、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泊头铸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泊头铸造,承载着“工业强市”的重要使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有“中国铸造名城”之称的泊头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嬗变,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铸造名城”这张名片必然愈加耀眼。

环保新城启航

有市民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穿行在泊头街巷,清风相伴,梨香萦鼻,听清真寺诉说六百年风云变换,踩青石板看六合侠武豪情,去城工部寻访先辈红色的脚步,去大运河体会古驿重镇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如果说文化是泊头之魂,那生态则是泊头的美丽之源。近年来,泊头市在发展壮大果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完美结合的同时,还通过四旁植树、河渠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网、园林式村庄等建设,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0.2%。良好生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结合,泊头的水文、气候、风土、民情叠加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完美的诗意栖居之地。

美化自身,更面向全国。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泊头市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环保除尘设备制造产业,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和培育基础较好的环保企业进入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等新领域,着力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绿。目前,泊头市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国环保产业“百强”企业2家,具有整机生产能力的企业45家,拥有13大系列个品种的产品,应用于钢铁、水泥、化工、火电、铝冶炼等行业,除销往山东、山西、河南、新疆等20多个省份外,还出口欧美等20个国家和地区。泊头市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生产基地”,河北省唯一的“环保产业试点市”;河北瞳鸣环保有限公司生产的CDWY型静电除尘器及各类高压静电除尘器、BDX-III型布袋除尘器及其它各类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烟气脱硫工程及管网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并被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确定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河北试验基地”,成为长江以北环保设备技术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

未来几年,将是泊头弯道超越、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宝贵机遇,泊头市委、市政府将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以“运河古驿、鸭梨之乡、铸造名城、环保新城”四张名片为依托,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步伐,带领全市60万人民群众,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全面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新泊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