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好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6815827.html

今年4月,央视“我爱发明”栏目推出了“我爱发明”网络版,首期推出的发明就是来自泊头市的棕垫缝合机,两个“80后”发明人徐兴举、孙永军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他们是位于泊头市经济开发区的晟典机械厂的员工。对这两个年轻人来说,爱上发明是对在泊头已颇有名气的“农民发明家”徐贵兴的“接力”和“传承”。父亲徐贵兴和儿子徐兴举、女婿孙永军热爱发明的故事,在泊头被人津津乐道。

从农民货运司机到发明家

今年57岁的徐贵兴是泊头市寺门村镇牛屯村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高中毕业参加工作,跑起了货运。年,转行开了一家五金配件厂。爱上发明,源于两台日本产的榻榻米加工机器。

“当时镇上有个专门加工榻榻米的企业,从日本进口了两台加工机器,专门缝制榻榻米出口日本。”徐贵兴说。当时国内没有生产这种设备的企业,机器上的零配件一损坏就得从日本进口,更换费时、费力价格还高。企业负责人找徐贵兴,问能不能加工相关的配件,就在为这两台加工机器不断维修、加工配件的过程中,他全面熟悉了这两台日本机器的工作原理。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而当时国内还处于国产设备起步阶段,徐贵兴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为啥不能自己搞发明,研制属于自己的设备。大概谁也没想到,一个不会拼音、不懂机械原理的农民,竟用两年时间学会了电脑制图,吃透了缝纫草垫的机械运行原理。徐贵兴开始研制多尺寸节能环保机器,以玉米、小麦、稻子等农作物的秸秆为原料,生产草帘、草垫、草砖等产品。年,他研制的草砖机几经修改完善,成功获得国家专利,加工产品的效率是人工缝制的近百倍。

“以往建大棚多是垒土墙,用工多、耗时长,而用草砖机加工出来的草砖,最厚可达到11厘米,就是用大锤抡都抡不坏,结实耐用,可以代替土墙,不仅环保、保温效果好,等草砖腐化后直接丢在地里可以当肥料。”徐贵兴说,他的草砖机加工出的草砖结实耐用,一下吸引了全国天南海北的客户纷纷前来订购机器。

儿子女婿“接力”搞发明

年,黑龙江的一家企业几经打听找到了徐贵兴,问他发明的机器可不可以缝合棕垫。“棕垫是用棕丝一层层叠起加工而成,不如农作物秸秆柔软,非常难以缝制。”徐贵兴说,客户提出了新要求,对他就是发明的新挑战。为此,他专门到四川等加工棕垫的省市去学习“取经”。“以往多是人工缝制棕垫,就是手艺特别熟练的老师傅一天也只能缝出五六床棕垫,效率低、挣不到多少钱,这样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而国内能够加工缝制棕垫机器的企业又少,机器加工棕垫的厚度也只有二三厘米,根本达不到市场的需求。”怎么在原有草砖机的基础上能够缝制棕垫,徐贵兴又开始挑战新的课题。长期趴在电脑前制图、编程序的他患了腰间盘突出,开始还能咬牙忍住,但病情越来越严重,直到卧床无法起身,他才听从家人的劝告,医院去治疗。年年初,徐贵兴做了手术,躺在病床上也没闲住,依旧搬来电脑躺着画图。但是制作机器的活儿,就完全落在了儿子徐兴举和女婿孙永军身上。两个年轻人一直跟在徐贵兴身边干活,边干边学,父亲(岳父)那股搞发明的痴迷劲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人。怎么把图纸转化为现实的机器设备,他们俩也在暗中较着劲儿,每天蹲在加工车间里,焊接、组装、加工原件……每做完一项,都会各个角度拍下照片,传给躺在病房里的徐贵兴看看,哪里做得不合适,两个人再讨论怎么改进。第一台棕垫缝制机做好了。来自黑龙江的客户高兴地赶来,看到试制样品挺满意,急匆匆地拉回去加工产品。但没过多久,这位客户怒气冲冲地打来电话说新机器根本缝不动5厘米厚的棕垫。徐兴举和孙永军赶到黑龙江,发现这台机器确实如客户所说的“罢工”了,怎么鼓捣也不管用,二人只好失落地把机器拉回泊头。两个人不甘心亲手研制的第一台机器就这样失败,不分黑白地蹲在车间里,寻找机器不能缝纫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功夫不负有人心,他们终于发现是机器的动力不足导致缝针无力穿透棕垫,只要加强动力就行,于是在换了更大功率的油缸后,机器成功地缝制出合格的产品。带着改进后的棕垫缝合机,二人再赴黑龙江,组装、加工、试制,直到客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们才松口气。

发明创新一直“在路上”

一台设备从图纸到机器,从试制加工到申请专利,不是一蹴而就的。棕垫缝合机几经改进、完善,加工厚度也从5厘米增加到8厘米,解决了以往胶粘粽垫存在甲醛对人体有害的问题,并且研制出棕垫包边机,比起从日本30多万元进口的包边机设备便宜了三分之一。就在这反复实验、改进的过程,“学费”也交了不少,每制作一台机器基本都是在赔本,但这没能影响一家人对发明创造的执着。已经拥有5项国家专利的徐贵兴,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发明界的小学生,因此一有时间就带着儿子和女婿到国内各个生产相关设备的企业去参观学习。有一次在天津的一家企业参观,他遇到了德国一家生产加工草垫机器的企业负责人,了解了德国在这方面的一些前沿技术——“草毯机”,用稻草、麦秆做原料制作毯体,代替泥土来培育青草,然后在机器上制毯、撒草籽等工序一并完成,让草皮种植实现机械化。不过,徐贵兴也敏锐地发现,价值上千万元的德国设备也不是十全十美,价格昂贵不说,加工效率并不高。在他的草砖机和棕垫机基础上,如何延伸到“草毯机”,这一项挑战又在心里扎下根。“如今,国家对环保非常重视,如果这种机械能够自主研制成功,不仅为绿化节省了资金,更是为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徐贵兴说。爱发明、爱琢磨的这一家人,又开始为新的目标努力起来。

编辑:小陈景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