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中元」一词来源于道教,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

其中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道教传说中的三官大帝

这一天还是佛教的节日,故而这一天其实也可以称为「盂兰盆节」(梵语音译)。

所以,中元节除去烧纸的习俗,还有着浓厚的宗教寓意。这一天除了烧纸,还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比如祭祀、祈福乃至吃吃吃……下面的中元节过节指南看过以后,相信你绝对会对这个节日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的!

中元节祭祀指南

在中元节这天,民间相信祖先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烧纸」只是祭祖的一种形式而已,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祭祖方式。

中元节焚香祭祖

比如在河北的泊头市、南皮县,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都会带着水果、肉脯物前往先辈墓地祭扫,还会拿着麻谷到田梗,当地人叫「荐新」。

在河南商丘,中元节祭祀地官时,会在门口悬挂纸旗。孟津县中元节会放风筝。郲(lái)县鬼节那天会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据说透过炉灰是可以看到鬼魂或神灵的脚印的,汗~)。

中元节期间街边美美的灯笼

而在七月十四甚至更早过中元节的南方人眼里,鬼节的意义可能不亚于春节端午。

在广西,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就开始迎接祖先,有的地方则是从七月十三开始迎接祖先,七月十四的傍晚送别祖先,从晚饭前开始祭祀,一直到晚上十点左右进行送祖先仪式。

届时写有历代祖先名讳的「钱包」及「鬼担夫」、「引路大王」的「钱包」都会在十字路口烧掉,人们还会通过洒米水饭等仪式送别祖先。

而祭祖的酒菜更是必须要放在扁平笸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其过程繁杂严肃堪称当地仪式最为复杂的节日了,可见当地人对于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中元节飘泊在海面上的祭祀小船

沿海地带渔民的中元节祭祀自然也和海有缘。

就比如在山东长岛,渔民们会用木板制成小船,上面贴着一张写着「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毕竟是出海三分命,古往今来,多少渔民葬身海底连尸身都难觅,也就只能凭着海祭寄托思念先人之情了。

中元节吃货指南

萌萌哒老虎与兔子型花馍

在把面食视作信仰的北方地区,中元节这一天面食自然是绝对少不了的。

比如在山西一些地方,中元节的时候人们蒸花馍,并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捏一个大花馍。羊、虎、牛、鱼、兔、人、瓜、果、花、鸟、蝴蝶、蜻蜒、松鼠……样样都有。

再经过五色着彩,花馍顿时栩栩如生,简直是中元节走亲戚、看朋友的上等佳品,真是颜值又高又好吃呀。

颜值这么高的花馍,真是不忍心吃呀!

而这一天全国很多地方的人们还会吃鸭子。因为「鸭」与「压」谐音,所以吃鸭子可以压住「鬼魂」呀!

广东人素来喜欢煲汤,就比如东莞本地人在鬼节这一天,就会做莲藕煲鸭吃。而在毗临的广西人们每年的中元节鸭子更是被卖得火热。

中元节摆成祭品的鸭子表示自己也很绝望啊!

而到了江苏,很多人还会在中元节当天吃扁食,所谓扁食就是用面粉和糖作成的畚箕状食品。

在浙江台州的天台县,中元节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而老南京人到中元节则会家家户户做茄饼,这东西想必大家都见过吧!没错,北方人很多叫它「茄盒」,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再用油煎炸。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的干粮,于是就有了这道美味。

传说中的茄饼(北方人民喜闻乐见的茄盒)

由于羊与「祥」谐音且字形相近,在华北地区民间还流行着中元节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据说当年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欲虐杀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表示很方,为了弥补和自己妹妹与外甥的关系,他从此以后每年的中元节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谢罪,因为二郎神自己就姓「杨」呢。

传说中的面羊

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毕竟活羊那么贵,而且也不是所有人家能杀羊呀)。

中元节祈福指南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祭之夜,许多人家会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与此同间,国内农村很多地方还盛行着祭祀土地和庄稼。农民伯伯们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剪出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丰收。有些地方更是会到土地庙进行祭祀,祈求土地爷爷中元节也出来走走,给天下苍生带来点好收成。

韩国人中元节的特色表演,密阳百中戏

在朝鲜半岛,中元节祭祀土地和庄稼的意义就更为明显了,中元节在韩国又称「百中节」、「百种节」、「亡魂节」,「百种」意即「百果」,因此「百中」或「百种」意思就是多种农作物的成熟与丰收。

对于朝鲜人来说,这个节日少了些鬼门大开的恐怖氛围,反而多了些五谷丰登的欢乐气氛。

当地人相信这一天山神们要收获谷物,去田里干活的话反而要妨碍他们,于是男人们不下地,女人们在家做针线活儿,除此以外,家里的事一概不做。地主家则会给长工们一点福利:每人买一件新衣裳,再给他们一点可供吃喝的钱。

由于大家都有了空闲,于是就有了叫做「百中场」的大庙会,庙会上有各种有趣的游玩项目。不管是地主还是佃农,都可以放弃手中的事务,尽情地玩耍。其中尤以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地区的「百中庙会」闻名。

中元节普渡指南

普渡时供桌上的满桌祭品

(台北朝天宫中元普渡)

中元节还有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那就是普渡。

「普渡」来源于佛教思想,意为广施法力,使众生遍得解脱。再往俗一点讲,就是让游魂野鬼早日投胎,得到好归宿。

于是中元节到来时,许多人家家门前会摆设祭品(酒肉、水果等),并举办祭祀活动,以安抚在人世间游玩的鬼魂们,同时也还普渡祭拜孤魂野鬼,让孤魂野鬼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祭拜,可谓深刻体现了佛家的「博爱」精神。

中元节时满江漂泛的「荷花灯」

放河灯在中元节也颇为流行。河灯别名「荷花灯」,河灯通常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江面。

放河灯的目的,同样是普渡与祈福。国内放河灯的习俗,尤数黄河沿岸放河灯最为壮观了。

据说从阴间到阳间的这条路,特别黑,若没有灯是看不到路的。尤其在水中溺毙的人,更是找不到路。所以人间的世人们便以此希望帮助那些已故的孤魂野鬼。若是有某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它就得以托生了。

传说中的跳钟馗(地点:安徽徽州)

中元普渡结束后,很多地方还要跳钟馗。所谓「跳钟馗」就是要借助钟馗的法力赶走过完节还在人间留连忘返的鬼魂。很多人不敢在现场逗留,以免被煞气冲到。跳完钟馗,中元节就差不多宣告落幕了。

科技日趋昌明的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中元节有鬼魂。但中元节仍有其存在的意义,其间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也寄托着人们对亡故之人的思念,更是传递着人们祈求未来生活美好的心愿呢~

当然,如果你依然对中元节感到恐惧,不如多做点其它有趣的事分分神,省得没事自己吓自己呀!

就比如读读畅活记的其它文?(手动滑稽~)

保证你不再害怕了!

今日互动

亲们的故乡中元节有什么样的有趣过节习俗呢?

赞赏

长按







































吡美莫司乳膏价格贵不贵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