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纲——歧口村 概况歧口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沿海高速公路、海防公路在村西通过。年12月,全村共有户(包括非农业户),人口人。其中男人,女人。姓氏个。村内街道硬化,南北走向的柏油路主干道宽4米,长3公里。近千米东西走向的道路4条。街道整齐,路面平坦。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医院一处,床位50张,设施齐全。深机井7眼,自来水入户。清道光年初设集、逢一六日,粮食柴草鱼类等特产交易甚盛。民国二十二年(公元年)《沧县志》载:歧口村户,男人。女人。年,歧口村户,人。其中男人,女人。 村名民国二十二年(公元元)修《沧县志》载:歧河,土人名为西河,又名长港,距州治一百五十里。为沧境南减河并狼洼以下各洼及石碑河汇合诸水入海之总海口也。上溯十余里名曰张金沟,在牧猪港东,水落时有沟形,下通于海。旧有限海潮横堤一道,春堵秋开,旁出一支南引至岺子头约长五六里。汇合诸水(旧小南河、小西河、李二沟、李巴口子、小关沟、大李岔、小李岔)入海曰歧河口。因是多条河流汇集入海之地,故称此地为歧口(初称祁口)。后居于此地民众称村名为歧口村。 经济产业上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貂狐养殖为主,兼营其他养殖业。年12月统计,拥有各类渔船艘。海水养殖面积亩,养殖品种主要为南美白、斑节虾和梭子蟹。貂狐存栏总量只,育苗室7家、水体。年,村经济总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为9元。 建设该村为原歧口镇政府驻地,村内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齐全,道路通畅。有工业20摊,商贸超市家、住宿餐饮业13摊,交通业57摊,服务业65摊,建筑业1摊,文化广场、通讯设施、图书屋存书册。 大事记清顺治十一年在歧口设巡防暸望台一楼,弓兵二名,骑兵一名。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年)设歧口镇,辖高尘头至直沽6个村庄。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年),设歧口守备署和把总署。守备、把总各一人。 清光绪十年(公元年)2月,法人背盟,各海口严加防范,乐军移歧口,备法人。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年)2月,天津府提督曹克忠募兵3万。自天津至歧口连营里,在歧口设营4座,即朝营、乐字营、正营、副营。以备不虞。 年,歧口王鸿翰开设鸿翰诊所,擅长西医内科,为记载较早的医护诊所。 年8月16日,海防大队解放歧口村。 歧口保卫战:李景文、谢宗仁、张连基带领匪徒余人于年6月13—14日分水陆两路进犯歧口。一路百余人由小站草洼迂回歧口左翼,途中被击溃。另一路余人乘火轮2艘、风船10艘,携机关炮2门、水压机枪2挺、掷弹筒4个、轻机枪4挺。于14日由海上进犯歧口,火轮停泊后炮击口岸,大部在歧口南5华里处登陆,包围歧口。驻守歧口的海防大队,一面据险抗击敌船,一面截击北犯之匪,经3小时激战,将敌击退,毙敌小队长以下7人,获美式枪与大盖枪7支,海防大队无伤亡。 —年歧口为第八区驻地,歧口村分设解放、胜利、劳动三个行政村。 年5月,设黄骅盐务处歧口盐务所。 —年,歧口三个村合并为歧口渔业生产互助联社。 —年底改称光辉渔业生产合作社,建华渔业生产合作社。 年,歧口渔船修造厂建造歧口公社第一艘木壳机帆船。名叫“大八万”。 年,称歧口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 年5月,在歧口建黄骅县造船厂,境内始有机械制造业。主要从事渔船维修和制造。 年,歧口公社首次在渔业指导船上装置渔业生产电台。 年5月2日,歧口因风灾沉船1艘,5人遇难。是年村中打第一口机井(军用)。 年7月31日,歧口村建华大队发现霍乱病人,经治疗控制疫情,无人员伤亡。 11月10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在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沧州军分区政委王慎民、黄骅县长李亚卿和县武装部长刘国钧等人陪同下,到黄骅县歧口镇检查部队的军事设施和战备情况。并对战士边训练边劳动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下午,罗瑞卿和陪同人员乘车途经盐山返回沧州。 是年,中央决定搞“四清”运动,即:清经济、清思想、清政治、清理阶级队伍。由海政歌舞团组成的工作组进驻歧口村。运动期间,以解放前的经济状况划定每个家庭的阶级成分,共分七个阶层,即:渔业资本家、堡主、富渔、上中渔、中渔、下中渔、贫渔。富渔以上三个阶层为无产阶级专政对象,上中、中渔为团结对象,贫、下中渔为依靠对象。 年9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在北京军区作战部长张振川、66军军长郑三生等人陪同下,乘坐直升飞机视察黄骅县歧口至狼坨子的海岸线和海防情况。 年5月,歧口大队元件厂与日本“TwD”公司签订为日方生产万件微型可变电容器的合同。 年12月,生产队解体,年1月船网出售。年歧口镇统一出售渔船和生产资料。方法是各生产小队把船和工县上交大队,由大队、小队队长、保管、会计统一核算出每艘船的价格,张榜公布。并规定每艘渔船承担多少人才可以购买,自愿组合与大队协调各船人数,人随船走。防止渔船出售后,无力购买或劳力弱的渔民失去生活来源。按本生产队渔船定人员,其后由船长抓阄定人。 年4月12日,冀黄渔号木壳渔船作业时遇大风,船上有船员7人。6人遇难,1人脱险。9月10日,歧口近海出现赤潮,呈棕红色,距海岸1千米,形成长20千米,宽15千米的不规则带状。 年4月2日,歧口村一渔船在渤海作业时遇风沉没,7人遇难。 年4月9日下午5时至晚7时,从50海区作业返航的号和号渔船因风浪过大相继沉没。经全力抢救,冀黄渔号渔船8名船员获救,冀黄渔号渔船9名船员全部遇难。 年歧口村村民范方树、韩宝伟、李之龙、李希廷购入钢壳船两艘,每艘16.5万元。 年,歧口村调委会被评为全国优秀调委会。该村20多年未出现民转刑案件、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事件,歧口经验以《难不倒的歧口民调》为题在《河北政法报》上报道。 年6月20日,歧口赤潮监测站开始运行,是河北省第一个赤潮监测站,也是国家建立的10个赤潮监测站之一。 年建成省级新民居一处,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户型为80、、平方米。入住户。 年2月21日6人驾船出海到达位于北纬38°40`",东经°59`"包渔网生产作业,21日3点30分通讯联系无事,后联系中断。2月24日11时20分发现作业网具现场机油飘浮物,疑似船沉。2月26日救助发现沉船。6人全部遇难。 村籍名人录 白风城男,汉族,歧口村人。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教师,乡、镇、社长,黄骅县工业局局长。已病故。 赵宪纲男,汉族,歧口村人。黄骅县民政局局长。已病故。 丁好明男,汉族,歧口村人。水利部西北水利工程集团工程师。已故。 赵福春男,汉族,歧口村人。黄骅县工业局局长。已病故。 李文坤男,汉族,歧口村人。赵家堡公社社长。已病故。 刘鹤祥男,汉族,歧口村人。盐山县交通局局长。已病故。 刘义龙男,汉族,歧口村人。海堡管理区主任,乡长。已病故。 王少红男,汉族,歧口村人。曾任公社主任、乡长、镇长。已病故。 韩云平男,汉族,歧口村人。曾任公社主任、乡长、镇长。渔业公司经理。已病故。 陈国森男,汉族,歧口村人。歧口镇副镇长,南排河镇人大主席。已病故。 朱春华男,汉族,歧口村人。年入伍。曾任歧口盐场场长,已故。 王金池男,汉族,歧口村人。总后勤部师职转业,新疆政府办公厅工作。已退休。 赵福东(.11—),男,汉族,岐口村人。年入伍,曾参加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随四野部队南下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后转业至广东湛江市,任吴川县委办公室主任。交通部湛江港务局处长、副局长等职。已退休。 赵福华(.5—),男,汉族,岐口村人。年2月参军入伍,年5月选入中国第一批海军。在渤海学院进修半年后被任命为舰艇轮机长。年提升舰艇艇长。年转业到北京中国科学院任基建处仓库主任。年调天津市塘沽区大沽船厂任厂长。年任帆船渔业管理站(原海洋渔业管理处)股长。已离休。 孙连捷(.10.11—),男,汉族,歧口村人。年8月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工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任安全卫生检查局局长;经贸委安全科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已退休。 赵福森(.7—),男,汉族,岐口村人。中共党员。年入伍,新彊军区空军某部飞行大队长。转业天津市塘沽区,任司法局局长。已退休。 白风堂(.10—),男,汉族,歧口村人。赵村公社副书记,市经委主任,政协副主席。已退休。 白风廷(—),男,汉族,歧口村人。工作于天津广播摄影电视台记者、记者组长,后任有线电视台台长。主任记者,于年退休。 王学桐(.8.24—),男,汉族,歧口村人。年9月毕业于黄骅师范。年12月参军。年3月在沈阳军区坦克学校教练学校学习,第二坦克学校助教。坦克第12师政治处干事、指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政委。任兰州华山基地政治部主任(副师)、政委(正师)、主任。 宋振波男,汉族,歧口村人。黄骅县党委办副主任,县人民银行行长。渔区工委主任,市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已退休。 刘学秀男,汉族,歧口村人。曾任赵家堡公社党委书记,歧口镇人大主席。已退休。 孙相田男,汉族,歧口村人。市水产局副局长,内贸公司经理。已病故。 刘义铎男,汉族,歧口村人。市盐务局副局长,开发办副主任。已退休。 王占铎男,汉族,歧口村人。黄骅市农业银行行长,已退休。 王占斌男,汉族,歧口村人。市渔区工委副主任。已退休。 韩宝来男,汉族,歧口村人。歧口镇党委纪委书记,市计生委副主任。已退休。 孙义田男,汉族,歧口村人。年2月入伍,服役于河北军区通讯连,电台台长。黄骅县人武部参谋。转业市工商局南排河分局长。已退休。 范振兰(.6—),女,汉族,中共党员,歧口村人。曾任黄骅县妇联主席,旧城公社党委副书记,周青庄公社党委副书记,歧口公社党委副书记,黄骅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已退休。 李守信(—)。男,汉族,歧口村人。大学教授。香港景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冀鲁驻港同乡会副会长。天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宋有生(.1—),男,汉族,歧口村人。年2月入伍,服役于河北军区通讯连,电台台长,黄骅县人武部参谋,营职。转业市劳动人事局工会主席兼社会保险局局长。已退休。 赵世常男,汉族,歧口村人。年入伍。威海水警区团职,已退休。 王希祥男,汉族,歧口村人。年入伍。威海水警区团职,转业威海港务局。 李金良男,汉族,歧口村人。年入伍北京军区干训大队。五龙酒店总经理。 韩宝菊(—),女,汉族,歧口村人。酷爱绘画剪纸艺术,师从傅作仁、仉风皋教授。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中心研修员。河北省民间艺术大师。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藏。获首届“中华巧女”称号;剪纸论文荣获第三届剪纸艺术展览会银奖;《天女散花》荣获铜奖;并编写《中国剪纸》。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渔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宋有洪(.6—),男,汉族,歧口村人。中共党员。泊头师范学校毕业。任歧口村小学教师。黄骅县企业整顿办公室干事,县委农工部干事,县委研究室研究员(副科级)。黄骅市委农工部副部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村乡党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东光县委副书记、县长,任丘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沧县县委书记。沧州市政府副市长,现任沧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著有《县域经济纵横谈》、《母亲》。 史义庆(.10—),男,汉族,歧口村人。河北省供销社监察室主任。 陈金玉(—),男,汉族,歧口村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工作于北京市西城区委。腾驹达(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烈士英名录 周子安(—.8.25),男,汉族,歧口村人。年2月入伍,年8月25日,解放兰州马家山牺性。 高玉马(.7—.8.25),男,汉族,歧口村人。年2月入伍。年8月25日,解放兰州马家山牺性。 王占贵(.8—),男,汉族,歧口村人。民兵,年牺牲于歧口西洼。 倪宝文(.2—.5),男,汉族,歧口村人。年2月入伍。年5月牺牲于朝鲜战场。 李国栋(.1—.5),男,汉族,歧口村人。年2月入伍。年5月牺牲于朝鲜战场。 孟宪云(.2—.5)男,汉族,歧口村人。祖藉吕桥海新村。年2月入伍。年5月牺牲于朝鲜战场。 域外人士 于立波(籍贯不详,海防连连长),男,汉族。年在抗洪抢险中,他看到歧口船厂的护堤被洪水冲决。抢堵决口的土和装土的麻袋被水冲走,决口越来越大,眼看上百万元的船厂就要被冲毁,存有几百万斤粮食的粮库就要被洪水淹没,东、西高尘头两村渔民多户人家生命财产和军队营房就要被洪水吞没,在关键的时刻他不顾危险跳入水中做成人墙,经昼夜奋战堵住了决口。保住船厂、粮库、营房和东、西高尘头两个村,受到抗洪庆功大会表彰奖励和部队嘉奖。 张小三(.4—),男,汉族,江苏铜山人,年12月入伍,歧口边防派出所所长兼歧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标兵、优秀派出所警官,全省公安系统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沧州市第二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等诸多荣誉。 张小三辖区歧口村有户、人,是河北省最大的渔村。都说群众工作难做,而小三却把做群众工作当作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儿。他每年都坚持挨家挨户走访三遍以上,凭借一双勤腿、一张甜嘴、一副笑脸和一股缠劲,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贴心人。老百姓有矛盾纠纷,都愿意把小三找来说道说道,年,他接手群众纠纷起,调解成功起,被辖区群众称为“张降温”、“神调”。他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三心”、“四力”、“五沟通”的“张小三工作法”在全总队进行了推广。 来源:海堡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