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国:在我父亲的记忆里,有一样美食已经失传了,就是赵记锅饼。这个在解放前就失传了,这个锅饼四五厘米厚,吃起来劲道而且不粘牙,父亲九十多岁了,对这个食品依然记忆清晰。 沧州鑫鑫燊上科技有限公司李红:大家都知道酒是酸性的,我们研发了一款弱碱酒。爱喝两口的朋友,酸性酒稍微喝多点的,胃会不舒服。弱碱酒会综合平衡身体里的酸性物质,对身体没伤害。弱碱酒研发出来到现在有七八年了,我们也做了很多公益活动,包括母亲节送酒,以及这次给“文化八仙桌”桌友免费赠酒等。开发研制沧州特色酒,也是沧州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顺德糕点负责人王金柱:我这个手艺从明末清初就有了。我爷爷是第十代传人,我是第十二代。我的两个儿子现在都跟我做活了,我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但有难度,需要特别仔细,用的料一丝一毫也不能差,要用沧州东部的硬质麦。从食材到加工,都有严格要求,有一点做不到,就吃不出曾经的味道,曾经的口感。 宗增顺:我给大家说一个我们家的私家菜。我小时候,家里一年就吃三次,就是大年三十吃一次,初二吃一次,初三吃一次。就吃这三次,吃完了就把工具收起来了。这道菜说白了就是火锅,但和现在的做法不一样。这个火锅大概是八大碗的食材,一一排到火锅里面,有荤有素,还可以加一些海鲜。小时候,母亲老让我去烧木炭,把木棍烧完了拿土埋上,留着过年用。就是为了烧这个火锅。这个火锅还离不了沧州冬菜、豆腐、粉条。把这些东西垫进去,分别排好了,有红有白,特别好吃。这是我家的私家菜,母亲走了后就吃不上了。后来我试着再做,也做不出那个味道了。 盐山李爱玲:年,《舌尖上的中国》特别火,我就仿拍了“舌尖上的盐山”这档栏目。当时拍了有盐山羊汤、猪蹄儿和八大碗等美食。这几样在当地特别有名,来客人,盐山人都会带着去吃。盐山美食是沧州美食的一部分,这是沧州人的美味和文化记忆。 盐山朱记扣碗负责人朱铁刚:扣碗俗称八大碗,做法各有不同。我家的特点是素食肉味。从光绪十三年开始干,到现在,我是第四代传承人。素食肉味的特点就是由鸡蛋和面粉做成,虽然是素的,但吃起来是肉味。 盐山双惠羊汤负责人王林:盐山的羊杂汤相当于沧州的羊肠汤。做法大同小异,都是白汤,汤白味鲜。我父亲从三十来岁开始做,最近他刚退休,由我接手。我家做羊杂汤到现在有30多年了。全国各地做羊汤的很多,很多人说吃到哪也还是盐山的羊汤味道美。做美食难得不是什么都会做,而是一件事坚持下来,坚持10年、20年、30年,把一件事做细致、做好,才是真正的难事。这是我的感悟,算是工匠精神吧。 火锅鸡曹振东:我在公司负责全国招商加盟业务。有一些顾客问到我,“”是什么意思?我总要解释道,这是沧州的区号。 以“”命名就是为了把沧州和沧州美食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让世界品尝沧州的味道。现在我们在全国已经有60多个品牌加盟店了,远的在内蒙海拉尔、四川攀枝花等地,沧州市区也有四家直营店。火锅鸡产业经过了很大变革和升级,“”在这场变革中贡献了力量。 比如说口味和工艺的传承创新,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我们后厨全部采用非转基因油加纯净水炖鸡,讲良心用好料,做出真正的好味道。近期我们也在做相关产品,比如火锅鸡蘑菇酱等。“”的一个粉丝说:“走遍天南海北,吃遍山珍海味,一想起来流口水的唯有沧州火锅鸡!”我觉得这个评价非常高。用匠心创匠意做火锅鸡领导品牌,小生意大志向,让世界对沧州点赞! 金鹏酒家负责人李树英:我家做扣碗是三代祖传。我爱人的爷爷以前做宫廷菜,一直传到我们。我们虽然店很小,但是招待的人很多,非洲的、日本的、美国的都有。央视《魅力中国》给我们拍了纪录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就是要传承沧州文化,根据沧州人的口味,蒸煮为主,讲究健康环保,不烹不炸。 杨家烧饼传承人杨铭:我是杨家烧饼第三代传承人,也传承了百年了。近些年,我们为了保住质量,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对烧饼进行了统一制作。从泊头到沧州一路赢得了大家认可。 申家鸡煲传承人申得良:我是申家鸡煲第五代传承人,老家青县。我们的鸡煲是从同治年间开始的,我父亲在天津干了10年,年回到老家。改革开放以后,我儿子在沧州开了申家鸡煲店,发展得不错。原来有32个店,现在缩到14个,为的是保证鸡煲的质量。我做鸡煲原来不用水,现在不用水也不用油,就用干锅制作,做的是酱香味。年9月份,我们获得河北省金字号老店、金字号名菜、金字号名吃等称号,年被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山刘记猪蹄负责人刘朋:盐山做猪蹄的特别多,刘记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是年创始的,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我们的猪蹄都是用前蹄,这种独特的的方法,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摄影边志明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