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本斋回族乡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乡,是献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县城东北部约25公里,西距国道10公里,北距沧保路6公里,与河间市接壤。 这里民族团结、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社会稳定,建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抗战纪念地——民族英雄马本斋纪念馆;建有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清真古寺——本斋清真寺,年12月12日该寺被国家宗教事务局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斋回族乡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本斋东村、本斋西村、沙洼村、小汪村、前营村、中营村、后营村、邓庄村、孟各庄村、坡城村、黄芦铺村),耕地面积亩,农户户,总人口人,其中回族人口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7%,占全县回族总人口的80%,主要聚居在本斋东、本斋西、前营、中营四个村。 本斋东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民族示范特色村寨,被沧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本斋东、邓庄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本斋西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全乡已发展形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沧州伊杰清真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2家(沧州本斋棉花有限公司、献县本斋德利清真油脂有限公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沧州竞兴清真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献县本斋养殖厂、沧州本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1家(献县金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本斋村已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牛羊屠宰加工基地和棉花生产加工基地。 形成了四个特色产业基地:1、沙洼村亩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基地;2、后营的亩优质小麦育种基地;3、坡城村的亩西瓜种植基地;4、孟各庄村亩脱毒红薯种植基地。这些产业基地和特色村的形成和发展,很好的拉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为农民增收致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马本斋纪念馆 马本斋纪念馆始建于年,坐落于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村北,占地亩,分为纪念馆主体(北院)和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南院)两部分。该馆年被河北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第一批国防教育基地,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纪念馆分为纪念馆主体(北院)和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南院)两部分,是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及其母亲而修建的。进入北院门,广场中央矗立着马本斋骑马雕像,两侧各有一座辅馆。雕像背后,是马本斋纪念馆主馆。主馆前面为一个个坡度很缓的台阶,拾级而上,有一步步走向崇高之感。走进纪念馆内部首先是序厅,迎门立有马本斋汉白玉雕像,周围摆满了前来参观人士敬献的鲜花和花篮。雕像后面是一座大型浮雕背景墙,上面有毛主席题写的“马本斋同志不死”七个大字。 马本斋纪念馆主馆展厅分十一部分,采用图片、实物、沙盘、文字及电视等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马本斋烈士忧国忧民、英勇奋斗的一生,马母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以及英勇善战、被毛主席赞为“战无不胜的回民支队”的风采。
与纪念馆隔街相望的就是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院中央高大的汉白玉石纪念碑直插云霄,正反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的题词。纪念碑南面是马本斋母子的陵墓,被一座汉白玉铺底的月牙形花坛环抱着,为伊斯兰风格。广场东西两侧是长青柏树,巍峨挺立,庄严肃穆。“马母牺牲时68岁,马本斋42岁,烈士母子的墓就位于‘圆’和‘月牙’中间,象征着母子英雄与日月同辉,以母子烈士命名的陵园全国仅此一家。 马本斋(-年),原名马守清,回族,共产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冀中回民支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以回族人民为主的抗日武装。在马本斋司令员率领下,冀中回民支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英勇善战,机动灵活,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创建了无数光辉战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主席称赞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八路军冀中军区曾通报各部队要“向回支看齐”,并奖给他们“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军旗。随后,根据战争的需要,冀中回民支队先后转战冀鲁边根据地和冀鲁豫根据地。最后在杨得志的指挥下,经太行、太岳、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奔赴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马本斋纪念馆建馆以来,先后开展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余次,仅在中央民族文化宫就进行了两次主题展览。每逢重大节日,各级党团组织、各地中小学生及群众纷纷来此举行入党宣誓、入团入队仪式、祭奠先烈等活动,教育效果显著。尤其是纪念馆改扩建以来,前来参观瞻仰、开展教育活动的人员更是络绎不绝,先后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余万人次,成为华北中部地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由马本斋及回民支队事迹先后改变成电影、电视剧、小说、诗歌等多种题材,产生广泛影响。年上映的《回民支队》反应马本斋及回民支队真实的抗日故事,影响了几代人,至今经久不衰。 影片《回民支队》根据华北抗日活动中的真人真事改编,成功将回族英雄马本斋的形象再现于银幕,并通过其成长过程,反映了一支自发武装组织,经过党的教育和斗争磨练,成长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民武装队伍的曲折经历。 《回民支队》是老八路李俊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之一,并在年获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腾龙奖”纪念奖。 一个中国农民镜头里的抗日英雄展览 在沧州献县苗庄村,那栋贴满白色瓷砖的二层小楼就是赵文岭的家。他毫不掩饰地说:"这是俺村最好的房子。建这个房子,都是为了那些照片。"他从年3月开始追寻马本斋的足迹拍摄照片,至今已拍摄数万张。那些照片的底片,被他分门别类放在一个个鞋盒里,整齐地码放在二层楼上通风透气又避光的角落。 二楼空旷的大厅,四周的墙角处摆满一位位老人的肖像。代文悌,回民支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同志之一,曾在冀中军区前线报社工作。她说,报社的3个记者被侵华日军抓去,将要被砍头时,其中一个说"眼看就要光明了……",另一个接着说,"咱是看不见了,别人看见就行了嘛。"老人陷入回忆,赵文岭趁机摁下快门,快门咔嚓声惊动了她。她立刻伸手做出制止的动作,她的肖像是赵文岭为她拍的唯一一张照片。 白玉峰,年6月参加回民支队,高纪庄突围负伤后,他躲在阜城一村民家养伤。10天后,日伪搜查伤员,当地村民就在老坟地旁边挖了一个假坟,他们3名伤员在假坟里呆了7天。照片上的他精神矍铄,如今早已不在人世。" 赵文岭边走边讲,随便拿起一张照片,他都能讲出一段鲜为人知又感人肺腑的故事。镜头记录位回民支队队员21年间,从冀中平原到祁连山脉、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赵文岭的脚板儿走过全国30个省(市、区),拍下了位回民支队老队员的肖像及数万张图片,留下采访笔记十几本。 赵文岭家近40平方米的客厅,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展室。马本斋的儿子马国超为其题词,"一个中国农民镜头里的抗日英雄展览"。其中部分回民支队老队员的肖像照片,曾40余次在全国各地展览。赵文岭也一次又一次为观众讲解照片主人公的故事,讲述自己寻找他们的故事。 这是一个人的展览馆,也是英勇的回民支队重新复活的历史。历尽千辛万苦,老赵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座中华民族的精神博物馆。 献县······京南汉都、儒学圣地。 献王名叫刘德,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死后嗣号为献,意思是聪明睿智,献县由此得名。献县是“实事求是”发源地,儒家文化再生地,中西文化交汇地,金丝小枣原产地。 献县辖4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乐寿镇、淮镇镇、郭庄镇、河城街镇、韩村乡、陌南乡、陈庄乡、尚庄镇、商林乡、段村乡、张村乡、临河乡、小平王乡、十五级乡、垒头乡、南河头乡、西城乡、本斋回族乡。 献县东临渤海,西望太行,南靠中原,北接京津,是河北省公布的十大“燕赵名城”之一,代表河北的“河北骄傲”之一,获得“中国温泉之城”“中国生态魅力县”“河北省园林县城”“河北省宜居城市”“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称号。 献县是一个文化旅游大县,秦初始置乐成邑,几千年来,这里先后涌现了西汉经学博士毛苌、东汉河间相、天文学家张衡、“金丝小枣”培育人刘仲思、清一代文宗纪晓岚、民族英雄马本斋、哲学泰斗张岱年等英才俊杰。 献县境内文化遗迹众多,汉文化生态旅游体验区、南部单桥风景区、马本斋纪念馆、毛诗故乡等,河北省献王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为全省第一个以文化旅游为创建品牌的示范区。 为更好地利用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献县确定了“一纵一横”双轴双核发展思路:“一纵”指以单桥文化为核心,沿京德古御路打造南北向的明清文化风情旅游项目区;“一横”指以汉文化为核心,依托献王文化示范区建设,沿滹沱河流域打造东西向的汉代风情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区。 献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温泉疗养、健康养生等产业,实施献王纪念园、温泉特色小镇、单桥明清历史文化小镇等旅游项目。以红色旅游、汉献王文化为载体,献县乡村休闲游正稳步发展,逐渐成为京津人民休闲度假的游乐园。 年,南河头乡单桥村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一产、三产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献王第三届汉文化节 年4月23日“中国献王第三届汉文化节”在河北沧州献县的献王纪念园隆重举行。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精神被后世敬仰,本次汉文化节活动以汉文化典学传播为核心,呈现华夏古礼面貌,解读汉文化的精髓底蕴,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缅怀圣贤,慎终追远”是华夏优良传统文化,中国献王第三届汉文化节的举办,是对先人的祭奠与怀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现代人承担历史责任与使命的敦促。 中国献王汉文化节通过庄重肃穆的祭祀典礼,深厚精彩的礼乐展演,亲和多样的互动体验,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艺术形式,丰富展现内容,提高活动水平,让广大民众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 献王陵 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公园,松柏环绕,植物茂盛。远远只看见一个巨长的土堆就是献王墓,据说有多米。谁能想到那个其貌不扬的土堆,居然是历尽沧桑的汉墓呢。 刘德墓前的广场上有他的坐姿青铜塑像,近六米高,由中国著名雕塑大师钱绍武设计。 刘德生前被封为河间王,定都献县河城街,他酷爱读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曾广揽天下名士,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搜集整理活动。但他并不得志,反而因此饱受猜忌,35岁即郁郁而终。班固对他的评价是:修古好学,实事求是。这是“实事求是”一词的最初由来。 单桥 献县单桥石桥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西的献县城南6公里处的南河头乡南单桥村与北单桥村之间,年3月23日该桥成功创下“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的世界纪录。单桥是一座建于明崇祯二年(年)的五孔石拱桥,为青石结构,桥身料石。 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大小九个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图案,当地至今对单桥还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传颂。单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座真正的古石桥。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豪放的青石板路,到处有坑洼,到处是疙瘩,高高低低,斑驳不平,夹杂着深深的车辙印。 可是,这里的每一块石头看起来都那么美,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印迹,一眼望去就叫人怦然心动。虽然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可心里依然喜欢得不知如何是好。桥柱上那刀刻般的印迹,是当年纤夫一次次拉纤留下的记号。 望柱上雕刻着各种石兽,两侧的栏板上都是石雕画,孟母三迁、燕山教子、苏武牧羊、竹林七贤等,栩栩如生,这座桥素有“画桥”之誉。单桥还有一个“世界之最”:最长的不对等石拱桥。这么独特而科学的设计,居然来自一个籍籍无名的民间设计师。 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号称华北第一,其实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教堂了。当年鼎盛时期,教堂有自己的电厂、医院、学校、印书馆、图书馆、木器厂、制药厂、面粉厂、酿酒厂等,教区面积比当时的县城都大。 文革时老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后来经过修补重建,现在看起来依然极为壮观。教堂周围还有些幸存的老建筑,砖瓦斑驳,肃穆庄重,默默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沧桑。张庄天主教堂有“华北第一教堂之称”。 沧州市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距北京公里,距天津公里,距石家庄和济南均为公里。沧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沧州市下辖2区、4市、10县,即新华区、运河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东光县、海兴、盐山、肃宁、南皮、吴桥、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沧县、青县。 河北沧州市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市回族总人口17万,占河北省回族总人口的34.7%,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市。 沧州市有1个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9个民族乡,个民族村。除孟村回族自治县外,少数民族超过万人的县(市、区)有7个,分别是河间市、黄骅市、泊头市、青县、沧县、新华区、运河区。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 沧州市民族乡(9个)河间市果子洼回族乡黄骅市羊二庄回族乡新村回族乡羊三木回族乡献县本斋回族乡 沧县李天木回族乡杜林回族乡捷地回族乡大楮村回族乡 孟村回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是河北省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孟村县为八极拳发祥地,有“武术之乡”之称。孟村是革命老区,抗战中回民支队屡建功勋,名声显赫。古迹有唐代饶安城遗址、程氏父子墓、王翱墓等。 沧州红枣又称金丝小枣,沧县、献县、泊头交界处及其周围是金丝小枣生产地。其中泊头市和位于产区中心的沧县崔尔庄是沧州红枣的正宗代表。无棣县金丝小枣栽植历史距今已有多年,现有百万亩枣粮间作,其品质、产量居全国之冠,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沧州枣树栽培源远流长,大城、沧县、河间、献县、泊头、盐山、海兴等县都是小枣盛产之地。 古贡枣园 古贡枣园位于黄骅市齐家务乡娘娘河畔的聚馆村,是为明清两代帝王提供贡枣的枣园,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枣园,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一个植物类单位。 古贡枣园面积0亩,园内年以上的古冬枣树7株,株最古老的冬枣古树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古贡枣园。这里生产的冬枣,以其皮薄、肉嫩、酥脆、味甘的独特品质闻名遐迩,保健价值极高,堪称“百果之冠”。 泊头鸭梨是河北省沧州市的特产,以泊头栽培面积最大,栽种最早,品质最好而得名,至21世纪已有0多年的栽培历史。 沧州有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纪晓岚墓地、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等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皮石金刚等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2个(东光铁佛寺和吴桥杂技大世界),国家2A级景区4个(盐山千童祠等),景点88处。 有海兴小山火山遗迹、东光铁佛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宫、武帝台、鄚州庙、盘古庙、青县大孝子墓观音寺等古迹,“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另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本斋烈士纪念馆、沧州新城规划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沧州狮城公园等。 一条纵贯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既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文化的传输带,使沧州的地缘文化较早接受了先进文化的浸染,海洋文化与内陆平原文化的融合、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的交汇。 沧州市将推出蓝色滨海、绿色生态、红色经典、彩色民俗“三纵一横”四条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构建沧州旅游品牌体系,全力打造“美丽沧州”的靓丽名片。这四条路线涉及中心城区和任丘、河间、献县、肃宁、青县、东光、泊头、吴桥、黄骅等地。 西线为历史文化路线,主要景点为任丘白洋淀、鄚州大庙、河间府署、河间景和田园、献县献王公园及单桥、马本斋纪念馆、肃宁裘皮城; 中线为运河文化旅游路线,主要景点包括青县盘古庙、青县司马庄蔬菜观光园、铁狮子、纪晓岚文化园、名人植物园、狮城公园、运河景观带、东光铁佛寺、泊头三井大运河文化工业园、泊头六合拳武馆、泊头梨花节、吴桥杂技大世界; 东线为滨海生态旅游路线,包括南大港湿地风景区、尼特拉酒庄、盛泰温泉、中捷欢乐世博园、中捷金太阳生态观光园、沧海文化风景区、黄骅聚馆古贡冬枣园、河北海盐博物馆等景点; 横线为“瀛洲寻古·渤海听潮”旅发大会旅游路线,主要景点包括河间府署、河间景和田园、铁狮子、纪晓岚文化园、名人植物园、狮城公园、运河景观带、南大港湿地风景区、沧海文化风景区。 这四条路线以滨海旅游、运河旅游、京南田园旅游品牌为统领,以沧州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核心,以各条路线为支撑,串联起覆盖全市的多个知名景点景区,做足“海”文章,叫响“文化游”“生态游”,将秀美的田园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悠久的民俗杂技等展示给广大游客,树立沧州旅游发展的新形象,带动全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河北海盐博物馆 坐落于黄骅市渤海路中段,是河北省内首家盐业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盐业博物馆中资料最全面的博物馆。该馆以全国各地的盐业资料为基本展示内容,以多种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生动的再现了我国自多年前就开始的盐业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全貌。展览展示了海盐、湖盐、井矿盐等盐种,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突出中国盐业的辉煌成就,展示盐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古贝堤 沧州古贝堤是沧州沿海有多年渤海两岸或陆地过程你形成的古贝堤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现存大古贝堤之一。 吴桥杂技大世界 吴桥杂技大世界位于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吴桥县,是一处以表现杂技艺术为主的主题公园。大世界占地公顷,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具有神奇、绝妙、新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东方杂技旅游胜地。 东光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位于沧州市东光县县城内,是沧州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已有千年历史,在沧州当地自古就有“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的说法,很多当地人拜佛祈福都会选择这里。 建于北宋年间的东光铁佛寺,游客可以欣赏到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以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 河间府署 河间府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府衙,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气势雄伟,远近闻名,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河间府是与保定、大名、开封齐名的京南四大名府之一。 河间府署气势雄伟恢弘,衙署的主要建筑均分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分布于东西两侧附属轴线上,形成东中西三路轴线,各轴线均有院落数进,每进院落中,以主要建筑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次要建筑,构成四合院式的布局。 南大港湿地 南大港湿地是沧州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这里风景秀丽,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景色。其中湿地广场有4万平方米,幅员辽阔,非常壮观。 清真北大寺 清真北大寺位于沧州市区东南回族聚居的新华区解放路,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大寺始建于明朝建文末年,即公元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全寺占地面积余平米,建筑面积平米,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全国四大清真古寺之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晓岚文化园景区 纪晓岚文化园景区由沧州纪晓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余亩,是一处以纪晓岚文化为内涵,仿清园林式建筑为载体的文化旅游场所。按纪晓岚的著作和兴趣爱好及传说逸闻,建有三大殿(文漪阁、敬先堂、奉贤馆)、四合院(宦海书丛馆,九十九研斋、滦如槐姑室、阅微草堂)、钻钱眼、大烟袋、春帆湖、联圣廊、纪家枣行等多个旅游景点。 文化园为仿清建筑,进院巨石上刻有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一代文宗”。院内堆有假山,筑有殿堂和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原生态摘枣园,可供游人采摘,可充分领略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与劳动情趣。 白洋淀千里堤 白洋淀千里堤位于沧州市西北的任丘市,距任丘市区最近处10公里。白洋淀以“华北明珠”著称,总面积平方公里,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不同于水天一色的大型湖泊,也有异于山水相映的山区水库。 盛泰温泉水世界 盛泰温泉具有亚热带雨林风格占地平方米的温泉水世界,作为首家专业化养生会所亮相于沧州黄骅市,带给宾客与众不同的温泉养生健康体验。室内阳光大棚设有28个温泉池、异形游泳池及地热广场,可同时满足客宾不同的养生健康需求;内设绿植、林荫小道多层次的植物布局创造出一个绿野仙踪的环境空间;透明的玻璃屋顶,阳光从屋顶酒下,享受生活的同时尽显奢华品质。 黄骅瓮棺葬群 位于黄骅市主城区西北部,东南紧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郛堤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黄骅市博物馆共同组成考古队,对瓮棺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0平方米,发现砖瓦墓3座、纯砖墓2座、战国至汉代瓮棺葬座、灰坑10余个。 郛堤城瓮棺葬群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分布密集、年代清楚,是战国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瓮棺葬墓地,是黄骅地区首次发现的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也是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瓮棺葬群之一,对于深入研究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剪纸艺术风情小镇 位于黄骅市东常庄,相继建设了剪纸文化体验中心、剪纸博物馆、剪纸文化墙和剪纸特色丰收四屏,并邀请了渤海渔村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宝菊入驻东常庄。人们可以在剪纸名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剪纸的无穷魅力。 剪纸博物馆分为剪纸传奇、剪纸人生、剪纸艺术、剪纸哲学和剪纸精品5个主题展厅,陈设着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及历代流传下来的与剪纸有关的物品;剪纸文化墙上有着黄骅市多位剪纸艺人精心剪制的作品;剪纸特色丰收四屏表达了黄骅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黄骅人的勤劳、勇敢、自信。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不存在没有文化的民族,也不存在没有民族的文化。我们有责任了解和坚守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把它客观地阐释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尊重它。 本文由易编辑整理,部分文字、图片转摘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删除。 电子邮箱: qq.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