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来想说完关麟征,就转回北洋时期,再说一些文职、商人,比如朱启钤、周学熙等等。但又想起似乎还有一些参加过抗战的将领,如孙桐萱、高树勋等等,不如一并再说几个,这样处于抗战的同一历史背景,跳跃性小一点。孙桐萱故居位于重庆道68号,与龚心湛故居相邻。从新民园雕塑的位置转向重庆道,走几步路就可以到达。因为外沿刷成白色的原因,这栋楼并不像一栋近百年的小洋楼,但实际上,建楼的时候,水泥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了,天津就有启新洋灰公司,很多五大道上的名人都是股东,这事儿前面的文章说过了。从正面看这栋小洋楼并不是十分显眼,但在当时,这种圆形门厅设计是房屋主人实力的象征,前面文章中关麟征故居就有这种设计。这栋房子建于年,那一年是发生“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想来,那时候形势不容乐观,日寇侵华的意图明显,在租界置办房产,安置家属,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孙桐萱是西北军出身,一直在韩复榘的手下。虽然,他与天津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年长城抗战之后,到年“七七事变”期间,平津冀察一直是同出西北军的二十九军的防区,原来西北军的同僚在这十里安家,想来也能获得照应。孙桐萱(-),河北沧州交河人,西北军将领,作为国军将领参加了抗战,并受通敌指控,失去兵权,退居北平。解放后留在新中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直至去世。关于孙桐萱,说以下几件主要的事儿吧。第一件,从军经历。孙桐萱自幼家境贫寒,并没有什么背景。年,在北京到学徒的他,被招募进入冯玉祥的部队。当时,冯玉祥还在直系的治下。孙桐萱一直在韩复榘的手下,韩复榘当时在鹿钟麟的手下,鹿钟麟是冯玉祥最为倚重的手下。冯玉祥被称为“倒戈将军”,关于他倒戈的经历,在前面讲二十九军将领的时候已经梳理过。总之,冯玉祥在直系、奉系、蒋系都待过,还反过蒋介石。而其属下人才济济,名将众多,这些名将以后的道路也天差地别。其中,抗日名将有之;加入汪精卫政权,做了伪军的有之;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的亦有之。随着冯玉祥和韩复榘身份的不断变化,孙桐萱的职务步步高升。到年冯玉祥连蒋反奉时,孙桐萱已经是正牌师长了。这期间,可以品出孙桐萱的人格特点是忠诚、隐忍,是典型的老好人的形象。这才能在强势的韩复榘手下生存,并逐步得到重用。韩复榘后来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其实冯玉祥也属于这种强势性格,才导致了下属的效仿。这样的例子在西北军比比皆是。第二件,接替韩复榘。年“七七事变”之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在华北的战争从平津冀察迅速扩展至山西和山东。阎锡山和韩复榘都属于地方实力派,他们表面上归顺中央,但谁也别想打入自己的地盘,这一点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但是的韩复榘早就不听老上司冯玉祥的号令了,真正成为了一方诸侯。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站出来要求国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没想到,各怀心腹事的地方军阀都纷纷响应,拥护蒋介石,承诺服从蒋介石驱策,共同守土抗日。淞沪会战就是一个各路地方军阀共同参战的典型例子。当时,山西的阎锡山与日寇正面对垒,共产党八路军、国民党中央军都参与山西保卫战,尽管最终败北,但抗日救国之火已经点燃,并开始熊熊燃烧。相比之下,山东韩复榘的抵抗都太过单薄,从保存实力的角度出发,韩复榘并没有开展有效的防御,很快溃败,导致日寇轻松占得山东,并使得津浦铁路门户大开,要冲徐州暴露在敌人面前。蒋介石知道韩复榘与自己不和,不论于公于私都要除掉韩复榘,因此,年初,他以召集军事会议为名,设计诱杀了韩复榘。韩复榘死后,其部队就由副手孙桐萱接手。孙桐萱为人老成持重,服从中央命令,把部队交到孙桐萱手中,部队并没有产生二心,效果很好。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因作战不力,临阵脱逃被杀的将领有之,当时,国难当前,人们并不把小团体的利益放在前面,都一心想着共赴国难。蒋介石又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因此,杀掉韩复榘并没有引发负面的效果。第三件,奇袭开封。年,武汉会战后,日寇妄图迅速灭亡中国的幻想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进入战略相持,就意味着日本最终必将败亡,尽管很多战争疯子并不这样认为,但还是有像石原莞尔这样的对战争有着清醒认识的日本军人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虽然,我们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等方面都不及日本,但持久战、消耗战的局面已成,日本这样的小国,就国力而言,没办法长期消耗下去,反而是农业为主的中国,在消耗战中可以保持自给自足,坚持更长的时间,最终取得胜利。年4月1日凌晨,时任第3集团军司令的孙桐萱拍所部人,夜袭开封城,歼敌余人,旋即撤回防地。此役是当时少有的大规模主动出击,并获胜利的战役,提振了我方士气,受到蒋介石的嘉奖。第四件,孙桐萱去职。年初,孙桐萱突然被解除职务,押往重庆受审。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认为孙桐萱有通敌之嫌,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随即命令将孙桐萱解除职务,押送重庆。此后,在秘密审讯的过程中,找不到孙桐萱通敌的铁证,不得以委以虚职,从此不用。现在看来,一方面西北军孙良诚、庞炳勋等都随汪精卫投靠日寇,蒋介石不信任孙桐萱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孙桐萱对共产党友好,也是让蒋介石心存芥蒂的重要原因之一。年抗战胜利后,孙桐萱心灰意冷,退伍回到北京生活。解放后,他选择留下,在新中国任全国政协委员。第五件,孙桐萱向宋棐卿讨债。宋棐卿(棐:音同“匪”,有菲薄之意)是东亚毛纺厂的创始人,天津老的民族工业的代表之一,其创立的“抵羊”牌毛线,延续至今。年,宋棐卿在天津筹建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后更名为东亚毛纺厂),向韩复榘募股,韩复榘遂邀孙桐萱一起出资。孙桐萱出资五万,成为了东亚毛纺厂的股东。抗战胜利后,孙桐萱请辞寓居北京,生活拮据。他想起自己在东亚毛纺厂还有股份,就向宋棐卿提出借钱的要求。战争年代,可想而知,宋棐卿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是曾经受日寇盘剥;二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城市,又大肆盘剥。日统区中储券元,兑换国统区法币1元,让日统区人民的财富大幅度贬值,企业家也遭受巨额损失。可能是这样的原因,宋棐卿并没有借钱给孙桐萱。孙桐萱一气之下,将宋棐卿以通敌罪名向政府告发,宋棐卿被抓。宋棐卿确实给日寇生产过麻袋等物资,说通道也有理由。后来,经过各方斡旋,双方达成和解,此事作罢。这件事,与天津东亚毛纺厂有关,与宋棐卿有关,在此提一下。孙桐萱贫困百姓出身,一生戎马,做到将军,也是凤毛麟角的人物。但为人本分,对下属,对士兵,对属地人民都关爱有加,赢得好的口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