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老人儿都说,不出十五就是年,而且有个流传至今的说法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事实上,“正月理发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变异,也是一种误传。“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最初压根就和舅舅没关系! 提问:春节期间最忙的人是谁? 回答一:警察! 错! 回答二:妈妈! 错! 回答三:火车司机! 错! 好吧,大过年的小编就不卖关子了! 正确答案: 舅舅! 没办法, “正月剃头死舅舅”! 为了来年能顺利健康, 舅舅们能不忙嘛~~ 估计舅妈也不能闲着 不过,你要问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 为什么剃头就会死舅舅? 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 说了这么多年了! 怎么就你问题多!!! 好吧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其中的缘由...... 事实上,“正月理发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变异,也是一种误传。”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最初压根就和舅舅没关系!!! 原来是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 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很多汉人,遭到了民众的反对,“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却遭遇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上演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剧。 后来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思旧”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由此可见,正月剃头这事跟舅舅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民间附会谐音罢了。误会啊! 那除了“正月剃头死舅舅”还有那些民俗是误会呢? 1正月里不能相亲 民间流传着“在正月里相亲不好,即使成功了也会出问题,不成功以后就不容易找到”的说法,还有种说法是“正月里相亲死媒人”!其实,这完全是没有依据的,成功与否还得看两个人的缘分。”小编建议大家不要在意这一说法。 2无春不能结婚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即将到来的猴年,将出现我国传统历法中的“无春”现象。所谓“无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之日。从年2月8日至年1月27日,为农历“猴年”。由于立春节气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因此,“猴年”确实没有立春。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时仍然是农历“羊年”,年的立春在2月3日,但那时已经是农历“鸡年”了。所以有不少老一辈的人说猴年不宜结婚,无春就是寡妇年,但是小编告诉你其实这个是很正常的天文历法现象,自然现象,没有说是无春或是寡妇年。以后这个情况还是会发生。 全年无“立春”的情况,每19年便会出现7次,最近一次出现是在年,而下一次出现将是年。虽然民间有无春年不结婚的说法,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新人真的这么做。 3初五之前不能倒垃圾 以前,店铺初五之前都不能开张营业,只有到了初五这天才能开张营业送穷,将所有不好的东西送走迎接美好的东西,叫做“破五”。每家每户从初一到初五的垃圾都不能倒,一倒就会将财运倒走。 但对于这个民俗,现在人们已经没那么在意了。想一下要是垃圾积攒5天,那会成什么样子了。 而现在的一些大饭店即使过年也是一天不休息,要知道过年这几天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谁会讲究那个啊! 4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 古时候出门,人们都要翻通书选个好日子,以祈求行程顺利,财运亨通,于是关于出门的说法也多了起来。民间流传颇广的一句话叫“七不出门,八不回家”,顾名思义,即为“逢七不能出家门,逢八不能回家”,否则会招来横祸。对此,当然有人指其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糟粕。想想也是,若现代人还迷信“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话,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汽车火车都不用开了,飞机也不用飞了,到七八月,更是全世界都清净了,所以,这个说法肯定不合时宜。 实际上,“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被解释为“逢七不能出家门,逢八不能回家”是一个误会,正确的解释是: 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情,如果你没有办好的话是不能出门的。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当家的,如果你要出门的话首先要安排好家里的基本生活,把老婆孩子的吃喝问题解决了,这样你才可以出门,出了门才能放心。 是说你出门在外有八件事必须做好,做不好是不能回家的,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违反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的,都是无颜面对家人的。 因此,“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是十分重要的基本道德准则,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如果家里有老人家不让你初七出门初八回家,你就耐心纠正他们吧。 5正月里不能买鞋 中国北方人过农历年时,有“正月里不买鞋”的说法,表面上看,是“鞋”与“邪”谐音,好像是唯恐正月里买鞋会带来邪气。其实,这仅是对民俗现象的一种解释,除了确实具有这种辟邪趋吉的心理以外,还不应排除民间借此机会想改变一下形象的朴素动机,欲以崭新的服饰标志着一年的重新开始。正月里不买鞋,实际上是敦促人们在春节前准备好新鞋。 6正月里不能买书 因为大过年的怎么能和“输”沾边呢,不少老人认为春节买书会导致一年做生意都亏本,并严厉警告家里人绝对不能在正月十五前逛书市。但是小编觉得这个真的不用太在意。 7正月不能剪指甲、不能吃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古代这些都是和父母啊,亲人啊,的联系,不能随意割舍,尤其是在正月里。 而且正月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另外这一天药品也不能放在窗台上。其实这个也没什么科学依据,就是老一辈的人图个心安,要真出了什么问题,医院也不行啊! 8正月不能讨债、掏东西 正月里,债主不许上门讨债,我们常常听到老人说,年前把钱要回来,一是想过个好年,二是觉得过年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同时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灾害。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9不能说“杀、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 “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小编觉得这个纯属大家的内心在作怪了。 10除夕不能回娘家 现在不少地方还存在着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一说法,因为有些地方在除夕有燃放旺火的习惯,祈福家人在新的一年兴旺红火。然而,当地人认为出嫁的女儿看到娘家的旺火会把“旺气”带走。所以,一些比较传统的老人坚决不让女儿在家过年。 类似的民间传统有很多。它们通过口耳相传,流传已久,大家从来不问为什么,就这么一代代默默地遵循着。可当你动了心思去刨根问底,就会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起源要么是个错误,要么是个误解,总之和你想的不一样。 小编觉得,好的民俗,像是吃团圆饭、贴春联福字、挂红灯笼、赶庙会这些都应该继承发扬,但一些过年老习俗并不能增添年味儿,反而徒增烦恼。 当然了,现在是科学社会,上面说得禁忌其实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说“死舅舅”这个玄乎的说法。但是剃头养生这个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人对“死”非常忌讳,所以不少地方正月里确实有说法不让剃头。 既然这样,那就过年前或是等这个正月过后再剃头好了,正好有新年新气象、辞旧迎新的意义,也是不错的做法! 由此可见,正月剃头这事跟舅舅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民间附会谐音罢了~~舅舅可以放心了~~转给身边的朋友们也知道知道吧~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