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知泊头]   医院工作过的安立良同志讲,他年代初看到这块匾时,还是朱红底,金黄字,有下款,是完整的一块匾。关于来源,医院的老同志说,是年闹大水时冲来的,漂到一块坟地的树丛间卡住了。医院人员在大水下去后,医院做住院病人的床板用,医院置办了病床,匾额就被弃置一边。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个大夫家里盖存放劈柴、蜂窝煤等杂物的小屋,就将匾额弄去做了小屋的门。匾额又宽又长,他就拆去了上面一块板,估计有15厘米。还将写有下款的部分锯掉了,估计有30厘米。大夫可能是嫌红底黄字不好看,就涂上了蓝漆。再后来,放杂物的小屋拆除,匾额卸下,随便放在墙角。 就残匾看,附着有三个信息:一是题匾人的身份以及万、翁二人同朝为官。二是受匾人也应是有相当身份的人。三是大水冲来的。   题匾的两个尚书,一万一翁,且都做过经筵讲官,“经”缺少了,就是为皇帝讲书史的官。查有关资料得知,清代的万青藜和翁同龢同朝为官,且担任的职务正好相符。   万青藜(年—年),字文甫,号照斋,曾充玉牒馆大总裁,经筵讲官。翁同龢(年—年),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年)一甲一名状元,次年被授予编修,供职翰林院。同治四年,奉旨在弘德馆行走,曾两度充经筵讲官,授读同治帝和光绪帝,是两任皇帝的老师。万青藜和翁同龢两人都担任过经筵讲官。万、翁二人分别担任过吏部、工部尚书。万青藜担任吏部尚书的时间是8年6月,年又兼任了翰林院掌院。再一年致仕。翁同龢担任工部尚书的时间是9年6月,年转任。可以看出,万、翁二人供职吏部、工部的交集时间是9年6月到年正月。由此断定,二人同时题匾的时间就在此时。再放宽一点,最晚只能到年的正月万青藜致仕。   两个皆担任过皇帝老师的二品或者从一品的大员,联合题匾,是赠与谁的呢?想必也是官名显赫的人物。遗憾的是下款被锯掉而无法确认。匾额是年大水冲来的,水是自西南向东北流。寺门村的西南方向是富镇、武强、武邑、阜城、冀州等地。在上述地区查找年龄、身份、时间比较相符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武邑县赵桥镇东五更村的杨书香。   资料介绍,杨书香(年—)字心斋,号慧堂,一号芸坪。道光二十四年(年)甲辰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年)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八十四名进士。遂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监察御史,户部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升鸿胪寺正卿。光绪初年任奉天府府丞兼学政。曾为同治《武邑县志》序跋题记。   第一,年龄,杨书香长万青藜三岁,长翁同龢十二岁,可以同朝为官。杨书香虽然卒年不详,但在光绪初年还到奉天任职,知其还未致仕。光绪是5年登基为帝,在位三十四年,9年即是光绪五年,也算初年,那时正是万、翁二人担任吏部、工部尚书之时,为杨书香题匾可能就在此时。   第二,官职,杨书香的职务有,监察御史、户部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鸿胪寺正卿,奉天府府丞兼学政等。从六品官一直升到三品官。而万、翁两位尚书的官职为正二品,也就是说,万、翁两位二品官给杨书香这个三品官题匾。难怪匾额的上款就署了尚书的名字呢,第三,匾文,“金马蜚声”,金马指什么?是赞扬杨书香的话,金马指翰林院,或是京城。是说杨书香闻名京城、闻名翰林院或者官场闻名。   我们打电话到衡水市武邑县赵桥镇东五更村,找到杨姓后人,问询、证实匾额的情况。杨姓后人回答:“我们祖上的杨书香,在京城做官,人称翰林或者杨翰林。我们家老辈有好几块名人赠匾,据说还有皇帝赠的匾额。”对于是否有万、翁二人的赠匾以及写有“金马蜚声”的匾额,回答是:“不清楚。”另外,杨姓后人说:那些匾额确是在年闹洪水时被冲走了。

赞赏

长按







































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