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团在泊头市东辛阁地表水厂参观。记者董康摄 河北新闻网6月2日讯(记者魏雨)“再也不用担心氟斑牙,人们更愿意开口笑了。”泊头市灌河村村民赵志轩笑着对“水到渠成共发展”媒体采访团记者们说。今天,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沧州泊头,切实感受长江水给当地人生活带来的变化。 年6月,沧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成通水,东光、吴桥、河间、肃宁、任丘、献县、泊头、青县等8个县(市)的9座水厂全部按期切换成长江水源。自通水以来,沧州市已累计引江水2.2亿多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当地长期饮用高氟水的状况。 泊头市东辛阁地表水厂。记者董康摄 当天上午,采访团来到泊头市东辛阁地表水厂,该厂担负着交河镇、郝村镇、四营乡、富镇、西辛店乡等5个乡镇、20万人的供水任务。北上的长江水经过处理,通过加压泵站入各乡镇配水厂,二次加压后进入用水户家中,每天供水不低于16小时。 沧州地处黑龙岗河流域,为严重高氟水区。据泊头市农村供水公司经理刘胜利介绍,长期饮用高氟水会对骨骼和牙齿造成损害,引起骨骼脱钙、骨质疏松等现象,大量的氟沉积于牙组织中,可致牙釉质产生斑点,牙齿呈现黄色、褐色或黑色。此外,高氟水还对神经系统、肌肉、肾脏等有毒性作用。 泊头市灌河村村民赵志轩接受记者采访。记者董康摄 据了解,泊头市地下水每升水含氟量1.8至2.7毫克,远远高于我国每升水含氟量不超过1.0毫克的标准。自从切换长江水水源后,每升水含氟量降低到0.28毫克,饮用水水质达到安全标准。远离了高氟水的困扰,人们不再担心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以及氟斑牙带来的不美观,没有了众人面前“难启齿”的尴尬。 赵志轩是泊头市灌河村村民,村里世世代代饮用的都是本地水。“以前喝的水味道苦咸,而且氟含量高,长期喝,小孩儿牙齿发黄。”赵志轩说,家长们为了孩子不得氟斑牙,只能去买水厂供应的低氟水,1.5元一桶,只在做饭和饮水的时候才用。 年,灌河村正式用上了长江水,自来水送到了每家每户。“再也不用担心氟斑牙,人们更愿意开口笑了,而且喝起来口感还好,氟含量超标引起的关节痛等问题也没有了。”赵志轩告诉记者。 解决饮水问题的同时,长江水的到来还有效缓解了当地深层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沧州市属于深层水严重超采区,已关停饮水井17眼,年压采地下水万立方米,水源置换工程压采深层水效果明显,使因地下水位极速下降造成的一系列地质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长江水流入赵志轩家的厨房。记者魏雨摄 目前,沧州市境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部完工,建成水厂以上输水工程近公里(含2条跨市输水干渠和10条水厂以上输水支线),新建和扩建地表水厂9座,建设大型加压泵站7座,完成了18处工程管理设施。年,沧州市将加快推进工程验收,今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合同验收。 下一步,沧州市将研究谋划实施南水北调城乡供水提升工程,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扩大南水北调覆盖范围、提升工程供水能力,力争在年前让全市人民都喝上长江水。 泊头市美女播音员于红蕾露出洁白的牙齿,笑着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看我的呀,我真的很尴尬!我连笑都不敢张嘴,都是抿嘴笑!没办法,花钱做牙美容,隔一段时间做一次。现在喝上长江水,再不被高氟水困扰了!” 沧州是运河古郡、历史名城,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海之州给人们的印象却是高氟水、氟斑牙肆虐,给整整一代人打下了终生的烙印,让沧州市民饱尝其害。沧州一度曾是全国最严重的氟中毒危害区,也曾是全国唯一饮用高氟水的地级城市。 从年运河断流到年东水厂正式供水的30年间,整个沧州市区的居民全部笼罩在了高氟地下水的阴霾之下。因长期饮用高氟地下水,使这一时期出生的孩子90%长了氟斑牙,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成年人35%患有不同程度的氟骨病。 为彻底解决沧州高氟的危害,沧州市政府实施了改水降氟工程,正在长大的孩·子不再是父辈们的氟斑牙,终于可以露出灿烂的笑容了。年,改水降氟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然而,工程竣工后,很多大企业、单位仍在使用着自备深井水源,近10万人仍处在高氟的水深火热之中。年、年,沧州市政府继续关停自备井。但饮用高氟水的历史还没有彻底结束。 南水北调通水后,切换长江水后沧州市彻底摆脱了饮用高氟水的困扰,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民用水,切实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有效解决了深层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作为深层水严重超采区,沧州已关停饮水井17眼,年压采地下水万方,水源置换工程压采深层水效果明显,对因地下水位极速下降造成的一系列地质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根扁担两个少shao(水桶),一年四季往家挑。”从前吃高氟水的情景成为64岁村民赵志轩苦咸的回忆。他激动地说:“怎么也没想到,咱还能喝上千里外的长江水,感谢党和国家给咱百姓建设了这么好的水利工程!”他为正在长乳牙的外孙女感到幸福,因为她从小喝的长江水,会笑得像花一样灿烂。 来源:河北新闻网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