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你听说过血友病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碰不得摔不得,就像玻璃一样脆弱,轻微的受伤也会流血不止。他们的身体像玻璃一样经不起任何碰撞,他们被称为“玻璃人”,医学上称之为血友病病人。

世界血友病日的由来

世界血友病日是由世界血友病同盟(WFH)是一个国际间的非营利组织于年创立,至年已是第27届。世界血友病同盟由富兰克·谢那贝尔(FrankSchnabel)在年建立,富兰克·谢那贝尔本人即是一位血友病患者,他的童年饱受反复出血和没有有效的治疗之苦,在母亲的鼓励下最终获得了大学学位,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世界血友病同盟最终得以成立。为纪念他对血友病患者的贡献,以及唤起大众对血友病的正确认知,世界血友病同盟特别将富兰克·谢那贝尔的生日——4月17日设立为“世界血友病日”。

认识什么是血友病?

认识什么是血友病?

先来看个视频简单了解一下吧↓↓↓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友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缺少凝血机制必需的凝血因子,一旦发生出血,靠自身机能难以控制出血。它属于罕见病中的“大病种”,该疾病于年5月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血友病的分类

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种类不同可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乏)、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和血友病C(凝血因子Ⅺ缺乏),血友病A/B是一组X连锁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所有血友病男性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占15%~20%。而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血友病所谓传男不传女的遗传性?

血友病对发病群里的男女比例存在明显的“天平式倾斜”,多项大数据调研得出结论——十个血友病患者,至少就有九个左右的患者是男性,这和血友病的遗传规律有关。

遗传的血友病主要有三个规律:一、是当父亲有而母亲无此病时,儿子都不会得病,女儿将携带血友病基因;二、是携带血友病基因的母亲与健康父亲结合后,他们的儿子有50%的概率患病,女儿有50%的概率是携带者;三、当父亲患此病,母亲是携带者时,女儿会得病,但这种机会很少。

因此,在一个家族中,血友病绝大多数都是遗传给男性后代的。不过,也有大约30%患者是由自身基因变异引起的。

血友病到底有多严重?

血友病最主要的表现是出血,尤其是外伤、手术、甚至是磕碰后出血不止,但有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没有任何诱因的、自发性的出血,如牙龈渗血、关节红肿等。

这种自发性的出血出现在经常活动的部位,例如肌肉、关节等。如果肌肉反复出血,可影响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甚至导致肌肉萎缩和窒息;如果关节腔反复出血,可引发血友病性关节炎导致残疾。

血友病的预防和治疗

医生:血友病并非无药可医对于血友病的防治最根本的方法是不患病。

现在,医学水平发展迅速,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可以通过孕期的基因检测,诊断胎儿健康与否,这对于血友病基因携带者非常重要。

而对于已经患血友病的患者,目前治疗的有效方法为替代疗法,目的是将患者血浆因子水平提高到止血水平。通过注射把缺少的凝血因子注入血液中,出血即停止。尽快治疗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对关节、肌肉、器官的损害。

血友病患者需注意以下事项:

★早期持续性的规范治疗很重要,儿童时期是治疗黄金期。

★避免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出血倾向的药物,避免抗凝药物。

★避免肌肉注射,大多数药物可采用口服等方法。

★加倍注意预防磕碰、外伤。一旦怀疑出血,应立刻治疗。

★关节出血或肿痛时,首先用采用冰袋冷敷。

特别强调的是,儿童时期是治疗血友病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儿童期积极治疗、有效控制出血,血友病的孩子们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正常工作与生活!

编后语

有些你认为无所谓的小事,对血友病人来说有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削苹果时划到手,有可能会因此出血不止,甚至丢掉性命。

有患者曾说,“3岁时吃糖划破了舌头,血都凝固在舌头上成了饼。”

对于患有血友病的孩子来说,每天最重要任务是别磕着碰着:家里的桌子边角都用泡沫包裹着,不要爱跑爱跳,更不要单独外出……

真实新闻资讯

血友之家理事长关涛在出生7个月时就被确诊为重度甲型血友病,医生说他活不过9岁。

“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感觉身体是否又有出血。”

关涛说:“很多时候,对生命充满了恐惧,因为新的一天,不知道身体好不好,疼痛会不会袭来,生命会不会受到威胁。”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会先到来,所以每天都会提心吊胆,生怕一睡之后就会与这个眷恋的世界分离,与疼爱自己的父母家人永世不见。案例很多。。。

由此可见,

我们不应只在世界血友病日才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