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建设”是沧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的现实抓手,是打造沧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战略举措。沧州市对“五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后,泊头市迅速行动,以“五城建设”为统揽,成立“五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五个专项小组,结合泊头实际,以思想的大解放、理念的再更新,全面吹响泊头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号角。 抓住“科技与体制”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创新之城”建设 创新是引领泊头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之城”建设关键要两手抓,一手抓好“硬件”,就是科技创新,一手抓好“软件”,就是体制创新。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搭建校企对接交流平台。目前,泊头市新增院校工作站和实验基地4个,与科研院所建立共同开发合作关系的企业达30余家。积极推进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三井集团的省级白酒酿造工程技术中心和宏业永盛的省级汽车加热器工程技术中心,填补泊头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历史空白。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实力与活力。泊头市把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创新之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启动实施“五个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在提质量、扩增量、聚能量上下功夫。截至年底,泊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到年,泊头市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达到家。在机制创新上,一是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工艺创新、技术改造、先进生产检测设备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输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解决好创新主体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匮乏、创新投入少等问题。二是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泊头市分中心、装备材料研究院等国家和省级技术研发和利用平台为基础,积极引导企业对接京津科技优势,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潜力产业,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一批产学研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引进一批高端科技人才、重点培育一批产值亿元级、十亿元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搞好“存量与增量”两个调整,大力推进“产业之城”建设 针对泊头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和现实问题,把优化存量和做大增量作为“产业之城”建设的根本举措,深化“三个对接、一个提升”(对接京津、对接央企、对接军工,推动骨干企业提档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努力打造泊头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升级版。优化存量,积极抢抓大气污染治理的倒逼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按照“整改一个、验收一个、开工一个”的要求,大力实施铸造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家铸造企业,直接关停家,整治的家全部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如此大刀阔斧地淘汰落后产能,在泊头工业发展史前所未有。虽然经历了财政减收、产业整合的阵痛,但为重塑“铸造名城”辉煌,擦亮“铸造名城”名片,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北京现代入驻沧州为契机,加快汽车模具产业升级改造,加大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研发力度,提升高端模具市场占有率。兴达公司已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兴林、京泊等公司新上锻压机械压力机、油压机、五面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积极鼓励企业提档升级,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泊头分中心和装备材料研究院,与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作组建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研发中心”5月13日签约挂牌。精达机床、兴达模具、中泊防爆3家企业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中泊防爆作为世界防爆工具领军企业出席中欧工商峰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后,拟投资6.5亿元实施防爆工具扩产及新上铜制品深加工项目。11月22日,精达机床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举行挂牌仪式,成功挂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华恩机械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资格。做大增量,大力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泊头市立足铸造、环保、汽车模具三大产业,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与军工技术同源、工艺相近的军民融合产业,以此为突破口,全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40余家军品研发、生产、配套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亮出“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的金字招牌,坚持产业、园区、企业、项目、平台“五位一体”,在航空航天、舰船用泵、车辆装备、民爆产品、核电配件、军品机械等领域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引领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加快总投资15亿元,集商业服务、文化产业、农产品专业市场、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贸城建设。同时,泊头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北京拟外迁企业为重点招商对象,走出去主动对接,达成合作意向20个,引进央企3家,包括中航工业集团、中能建集团、中粮集团。投资24亿元的燃气轮机生产项目签约入驻开发区。在开发区规划启动1平方公里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力开展“北京现代零部件配套”招商活动,成功引进北京华巨、韩国杜奥尔、韩国特嘉等4家北京现代配套企业。力促以山东圣龙和安吉宏业为主体的涡轮发动机单晶体叶片合作项目年内签约入驻。同时,积极推进总投资26.5亿元的河北泰特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厂区道路铺设,正在进行总体设计。截至目前,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共计72个,计划总投资.1亿元,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99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突出“城市和群众”两个载体,大力推进“文化之城”建设 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泊头市围绕“运河古驿、鸭梨之乡、铸造名城、装备新城”地方特色,把“文化之城”建设作为支撑发展的内涵需要,积极挖掘培树有泊头特质的城市文化和群众文化。挖掘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一是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加强对现有2项国家级、5项省级、21项沧州市级、82项泊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承和保护,加强对运河、鸭梨、铸造、火柴、清真等重点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提炼升华泊头古驿文化、铸造文化、鸭梨文化、火柴文化等城市内涵。二是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清真寺和华北局城工部旧址包装。推动三井大运河酒文化产业园、亚丰果品文化观光园上规模、提档次。着力打造福星孝道文化、大运河主题文化公园、道德文化园、张孔健身文化产业园。三是加强文化硬件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文化之城”建设成果润泽梨乡、惠及百姓。年,图书馆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成为沧州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县级图书馆。今年以来,泊头市还对文化艺术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以崭新视觉迎接市民。同时,文化馆也正努力争创国家一级文化馆。四是强化文化意识。把特色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打造泊头独特的文化符号,让各项工作都闪耀文化的光芒。培育和繁荣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以打造“幸福乡村、魅力城市”为主题,先后开展了“幸福乡村—文化苑”暨文化大院建设系列报道展播、迎新春戏曲票友演唱会、“梨乡春韵”摄影展和“幸福梨乡·魅力泊头”农民优秀文艺节目汇演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倡导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成功举办第三届“全民热舞”广场舞大赛,吸引近支队伍参加,参与群众达多人,激发起全市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热情。 兼顾“城区和乡村”两个层面,大力推进“生态之城”建设 建设“生态之城”,既反映时代潮流,更呼应群众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宜居泊头”的题中之意。泊头市以省级园林城市复检和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为助力,进一步加大在园林绿地、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等方面建设力度。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泊头市绿道、绿廊规划,完善绿线管理、工程建设、绿色图章等制度,着力抓好运河景观带、环城水系等景观建设,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力构筑“水林相依、水绿相映”的生态宜居之城。目前,泊头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17平方米,初步形成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居住区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绿地建设为亮点、以街角游园为点缀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并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复检。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至年,泊头市完成新增造林3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领跑全省平原县市的基础上,到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围绕“治、拆、建、绿、管”,突出抓好美化绿化、街道整治、饮水安全、“两室”及文化广场建设、厕所改造等重点项目,把打造美丽村庄和精品片区(线路)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突破口,以国省县干道、城区周边、乡镇驻地为重点,树典型、出精品,重点抓好“点线面”,实现“净亮美”。今年以来,16个重点村和36个精品村共投入改造提升资金万元,新修村庄主街道2.1万米、巷道1.万米,建成村民活动广场33个,新建村卫生室10所,美化墙面多平米,规划建设村内小游园24个,52个重点村、精品村全部达到饮水安全要求。全市农村面貌明显改善,街道整洁、绿树葱茏、幸福和谐的农村美景正逐渐形成。 把握“评选和弘扬”两个环节,大力推进“好人之城”建设 推进“好人之城”建设,要坚持用群众身边的好人引领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通过“评选好人”和“弘扬好人文化”,激发正能量,凝聚向心力。在好人评选上,泊头市先后开展了楼道好人、村镇好人、社区好人等评选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学模范、做好人、讲奉献”的良好风尚。截至目前,全市共选树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余名,其中45人先后荣获国家、省、沧州市级道德模范称号,多人荣获泊头市级道德模范称号。今年以来,泊头市有1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榜上榜候选人,6人被评为网评河北雷锋候选人。在弘扬“好人文化”上,通过开展“善行泊头·美德故事人人讲”、“公民道德大讲堂”等活动,由群众讲述自己身边的凡人善举,让“好人文化”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企业,在全市努力营造见贤思齐,人人争做好人的良好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乡镇、街道和文明单位设立余块“善行功德榜”,余名道德模范成为上榜好人。为扩大“泊头好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泊头电视台、《今日泊头》报等媒体,开办专栏专题,定期采访报道身边好人。同时,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巧用“微”平台,通过贴吧、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